池江镇的经济发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2:23:13
字号:

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工业总产值4000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54亿元。开放型经济日益壮大。通过招商引资正式签订合同项目2个,签约资金达1200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68户,私营企业12家。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09年,果业面积达1.9万亩,甜玉米种植1.1万亩,肉鸭出栏110万羽,生猪出栏9万头。人民生活质量逐年提高。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7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长10.8 %,年末全镇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856户,宽带用户460余户,移动电话用户1.4万余户,移动基站15座,实现移动通讯全覆盖,有线电视用户达2800余户,并实现光纤联网,农机总动力达8742千瓦,农用机动车保有量1094辆,新建住房730幢,家庭拥有彩电1.4万台,摩托车1.3万辆,小汽车158辆。

池江镇的经济发展

推行了“一线工作法”。提出并引导干部“走出两扇门,走进两扇门”,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务实精神。即走出房间门,与干部加强沟通,学其经验,增长见识,提高办事能力;走出政府大门,广泛接触社会,培养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增长社会阅历;走进村委会大门,与村干部和谐共事,共同作战,共克时艰;走进老百姓家门,与群众打成一片,进其门、听其音,掌握社情民意,及早掌控,防患于未然。完善了为民服务平台。积极做好“三民”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农民标准化培训服务中心的整体提升,着力打造一个“上联县政府、下延到村落,镇设中心、村设站,民事代办找小组(村民小组或党小组)”的为民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让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2009年“三民”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诉求526件,已办理513件。提高机关效能,转变了干部作风。即解决“抓什么”和“怎么抓”的问题。抓什么?就是把制度抓严来,用制度管人管事;把学习抓勤来,提素质、强能力;把活动抓起来,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怎么抓?就是从领导干部抓起,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从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抓起,从窗口部门抓起,办实事,树形象。深入学习实践了科学发展观。制定了符合我镇实际的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调研计划,围绕镇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联民心”、灾后重建“大比武”、计划生育集中服务等活动,注重搭建学习载体,把解决突出问题摆在学习实践活动的突出位置,确保党员干部自觉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悬挂标语横幅、编写学刊简报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切实加大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迅速掀起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高潮。活动以来,我镇共召开动员大会20场次,参加人数700多人次,悬挂横20条,张贴宣传标语40余条,编写学刊简报5期。

针对我镇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县基础薄弱的现状,我们提出按照“掌握形势、保持态势、发挥优势、形成气势”的要求,以扎实开展“四清理六落实”专项活动为契机,全面整顿和规范生育秩序, 狠抓了二女户结扎、上环、环孕检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四项工作重点。我镇共开展了三次计划生育集中性技术服务活动,通过宣传到位,营造浓厚氛围、领导到位,做到常抓不懈,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分配的任务,使一批四术遗留对象及时地落实了避孕节育措施,二女户结扎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成效明显。同时,落实了奖励扶助优惠政策和“一卡通”政策,全年共有35人享受计生优惠政策,累计兑现奖扶资金2.1万元,发放“一卡通”1100本,兑现计生优惠政策450余人次。并多次在全县性调度会上作典型发言。

按照上级要求,调动各方力量,广泛筹集资金,快速有效推动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明确构建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入手,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建设点。按照“分类试点、梯度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突出农村新型社区这个重点,打造出一个中心村(新江村塘埠湾)、两个次中心村(坳上村温屋、杨柳村黄茅山)、两个自主升级村(团结村坊牌下、坳上村坝里上屋)和一个基层村(团结村岭下),着力构建“农民半小时生活圈”,达到“布局合理、生态文明、管理有序、功能配套、特色明显”的建设要求。凸显农业主导产业,把产业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在巩固脐橙、水产、生猪、甜玉米等传统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培植和壮大花生、白鸭两大高效农业主导产业,现已形成生猪、白鸭、果业、甜玉米四大产业集群雏形,全面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全镇甜玉米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新增果业面积500亩。注重供需关系,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我镇按照“发展有希望、创业有能力、就业有优势、维权有保障”的四有目标,扎实推进培育新农民工作,切实做到“培训—就业—维权”的良性互动,力争实现“四就地四解决”,即:就地招生,解决农民外出学习难问题;就地培训,解决农民学员学习费用问题;就地转移,解决农民外出就业难问题;就地致富,解决农民既要挣钱又能兼顾家庭的问题。2009年培训农民2520人,为县内招商引资企业源源不断输送务工人员。

大余县果之源果业专业合作社是2015-09-15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大余县池江镇杨柳村黄茅山。

大余县果之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360723MA3678E23Q,企业法人邱全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大余县果之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脐橙、瓜果、蔬菜种植及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大余县果之源果业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4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