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点,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9:56:01
字号: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状况: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点,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1.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2.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3.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4.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5.主要湖泊:罗布泊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6.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西北地区影响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干旱缺水。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

西部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1.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2.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3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