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两个施用追肥的案例分析。案例湖北省武汉地区菜农叶有良,对露地韭菜的追肥,他选用了高氮高钾型复合肥料,头一天将颗粒状复肥置于大缸中,先行破碎再加水溶化静止过夜,第二天用桶将溶化的肥液兑水冲施。在收获前的一个月隔10天冲施一次追肥,眼看追肥后的韭菜生长健壮,丰收在望。河北省香河地区大白菜种植户张和平,在大白菜过了莲座期后,开始浇水追肥,在乡农技员小王的指导下,购买了单质肥料—硫酸铵和氯化钾,施肥前将这两种单质肥掺混并溶解于灌溉水中,再通过沟灌按畦施肥,肥水过后又打了一次清水。通过两次灌肥,大白菜包心好,叶球生长快。他觉得今年这样的追肥比去年仅仅追施大量尿素的效果明显好。但是,他有些疑问,因为一直以来都听说叶菜类蔬菜具有最喜氮的特性,那为什么后期追肥仅仅追施氮肥不如追施氮钾肥好呢?分析这两个追肥案例获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说明后期合理追肥对于叶菜类作物获取高产是很必要的。后期的旺盛生长在叶菜产量形成中的贡献比例较大,如果不重视后期追肥,产量的损失少则减产20%,多则40%~50%,可见追肥是很重要的措施。同样重要的还有追肥技术的合理性,包括养分种类,施用量和施肥方法等,关键技术可归纳如下:叶菜类作物后期追补的养分种类,应该是氮、钾肥料的配合,但是,当前生产中人们习惯于偏追氮肥,一般误认为叶菜作物是喜氮作物,需氮多,追氮就可高产。其实叶菜类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中钾多于氮。后期适当补追一些钾肥,对于叶菜的产量形成和品质改善都会生效。一般可以不考虑追磷肥,所需磷肥在基肥中分层施即可。肥料的品种可选水溶性固态或液态肥料。当前市场上更多的是固态化肥,以粉状或小块状为首选,如氨水、尿素、硫铵,硝铵、钾肥可选氯化钾、硫酸钾和硝酸钾、硝酸钙等水溶性强,含杂质少的单质肥料,一般不用颗粒状复合(混)肥。由于后期追肥是以灌溉施肥和水冲肥的方式,不能采用破土施肥方法,颗粒复合肥要先打碎再溶化,这样就不合算了。但是目前肥料市场上的颗粒复合肥居多,使消费者不得不用,案例一就是这种情况。控制追肥总量与单次用量:施肥量要精,一次施多了,不仅浪费肥料还可能造成地下水的富营养而污染水环境。尤其氮肥量要控制,单次净氮亩用量要少于2.5公斤。灌溉施肥一般分三步操作,第一步,先用清水湿润土壤;第二步,用适当浓度的肥水灌溉;第三步用清水进行清洗。
种植叶菜类小青菜的时候,掌握科学施肥和用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叶菜类相比其他根茎蔬菜和果实类蔬菜有很大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叶菜类生长周期短,菜叶直接食用,如果农药使用不当,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看不见的伤害,下面三姐和大家谈谈在小青菜的种植当中,如何科学的掌握施肥和用药技术。
露天栽培小青菜,首先是基肥的使用,之前的时候我特别建议使用土杂肥,,推荐的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便宜,废物利用,但是后期由于使用的过程中,土杂肥有很多的弊端,所以之后就不再建议使用土杂肥了。土杂肥的弊端,使用量比较大,消耗比较大的劳动力,因为养分含量少,使用量少效果非常差,还比较的占地方,因为发酵的时间比较长,所以需要一个单独的地方进行发酵,所以就很麻烦可以使用大豆发酵肥作为基肥使用,效果不错,然后每亩地再使用10千克的复合肥,5千克的生物菌肥即可。
设施栽种小青菜,施肥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设施种植空气流通比较的差,湿度比较大,而且温度比较高,可能会需要一些杀菌药提前喷雾预防一下,首先还是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增加通风时间,减少药物的使用,有些设施通风良好,药物使用的次数也比较的少。可以推荐一下枯草芽孢杆菌,现在食品安全越来越高,对于药物的使用越来越严格,尽量的使用生物制剂,提高蔬菜的安全性。
如果叶面上的菜青虫蚜虫腻虫比较多的时候,前期可用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阿维菌素喷施,对于种植小青菜规模较小的农户,生长后期可以用勤查勤看人为捉虫的方式来消灭各种害虫,规模较大专业种植的菜农,在蔬菜上市前两周禁止使用任何农药,一定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心态种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