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虾种放养,是稻田养殖青虾的重要步骤。要求一是要放好,二是要放足,虾苗、虾种过数要科学。
(1)放养前的准备稻田养虾沟要求在放养前一个月建好。每亩虾沟要用生石灰50~75千克化水后泼洒,或用茶粕,水深1米每亩水面用40~50千克浸泡液泼洒,彻底清池消毒,待毒性消失后进水。进水时用多层筛绢网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水深保持0.6~0.8米即可。虾苗放养前7~10天,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500千克,用于培育轮虫等天然饵料,供虾苗、虾种下沟后捕食。在虾沟内移栽好轮叶黑藻或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或种植水蕹菜,水生植物要占虾沟面积的1/2。
(2)虾苗、虾种的放养方法目前稻田养殖青虾,虾苗、虾种放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虾苗直接放养法。通常自5月下旬开始,在养虾沟内设置若干口小网箱,按每亩虾沟放抱卵亲虾0.5~1千克计算,将抱卵虾放入小网箱内。通过微流水的刺激,促进虾卵孵化,一般经10~15天,虾苗即可全部孵化出来,并通过网箱箱眼进入养虾沟。此时,即可将孵化过的亲虾连同网箱一道取出,进行虾苗培育了。此法方便省事,但出苗计数有困难,通常采取在虾沟的浅水处取苗打样,检查虾苗的密度。一般稻田养殖商品虾,要求放苗5万~6万尾,如果虾苗放养数量不足,还应及时补放。二是专池培育虾苗、虾种,计数后放养。选择晴天早晨或傍晚,将培育好的优质虾苗、虾种放入养虾沟内,要求放匀放好,使虾苗、虾种分布均匀。再一种方法是,直接到天然水域中捕捞幼虾或购买幼虾进行放养。但此法数量少,只能作为补充。
(3)虾苗、虾种的放养密度虾苗、虾种的放养密度,随虾沟条件、饲养管理水平以及计划达到产量而定。通常主养青虾的,可在6月底至7月初,每亩养虾沟放1.2~1.5厘米的虾苗5万~6万尾,或放1.5~2厘米的虾种3万~4万尾。实行稻田鱼虾蟹混养的,每亩可放规格为1.5~2厘米的虾种2万尾。要求放养的虾苗、虾种必须是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力强,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1、留意执行标准
稻虾共养的执行标准是有一定需要的,最先在有充裕的水资源时,还需要确保水体充足整洁。由于要了解到水稻的生长发育,因此土层应以土壤为主导。之后要搞好水、电及公路的准备工作。调好水利水电工程设备,提升田里的提灌工作能力。许多农民在饲养时都并没有留意这些问题,应用一些不适宜龙虾生长发育的稻田养殖,造成饲养不成功。
2、水稻田更新改造留意刚也说了,稻虾共养的执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对一些不适宜饲养龙虾的水稻田,最先必须搞好更新改造工作中。在改建的情况下还是要以水稻为主导,确保水稻有优良的生长环境。虾沟的总面积要保持在10%上下,假如虾沟总面积太大得话。造成水稻生长发育室内空间缩小,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龙虾也会因而而遭受蔓延到。
3、留意种苗投放稻虾共养时,对小龙虾的管理是较为毛糙的,因此小龙虾的种苗投放总数是十分重要的。不可以投放太多,造成饲养太密,不然会出现许多情况。一般要调节在30kg上下,投放太多得话不但会增加养殖成本。在监管的情况下也会不便很多,水稻生产量也会因而降低,因而大伙儿一定要多特别注意。
4、留意上市时间稻虾共养的小龙虾上市时间一般在5月上下。这一时间内龙虾的产销量是十分多的是,因而价钱也会受到影响而下滑。所以我们要适度更改投放时长,分开集中化上市时间。可在每一年8月上下投放苗木,搞好冬季的管理方面。之后能够在第二年的3-4月开展捕获,保证前发售,提高产量。而且那样还可以处理第二批的虾苗难题,减少养殖成本,出售一部分苗木得话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产量。
5、养殖技术性养殖技术性也就是我们在稻虾共养最应注意的一个问题。稻虾共养不但需要有完善的龙虾繁殖技术,水稻的栽种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由于都不是独立完成的,因此还需要融合养殖种植技术性。许多小伙伴由于养殖技术性不成熟,造成成本费太高,水稻病害、龙虾病症产生比较严重,生产量严重不足,不但没盈利,还造成赔本,因此我们一定要多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