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扦插:插时间以春季最适宜,插条选生长充实的茎节,截成长375px的小段,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或直接扦插在支撑架下和水泥柱侧边。扦插的以后不需要浇水,保持土壤的干度。10天以后开始浇水。约15-30天可生根,根长到3-100px时移植苗床。
2、嫁接: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做砧木,在晴天进行嫁接。将火龙果茎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对准形成层,用棉线绑牢固定,在28-30℃条件下,4-5天伤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伤组织形成,接穗与砧木颜色接近,说明二者维管束已愈合,嫁接成功,而后可移进假植苗床继续培育。
(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黄肉类型的火龙果砧木可选择野生三角柱(霸王花)等,红肉类型的火龙果可选择白肉类型的火龙果作砧木。选择1-2年生的三角柱,自茎节处从母体上截下,扦插在砂质较重的疏松土壤中(深度为插牢为宜),上搭荫棚,浇透水即可做砧木,约半月插活后就可进行嫁接。接穗以当年生发育较好的枝条为宜。
(2)嫁接时间:一般除冬季低温期外,其他季节均可嫁接。因为冬春季节阴冷潮湿时间长,嫁接时伤口不仅难以愈合,而且会扩大危及植株。因此,嫁接时间最好选在3-10月,这样有充分的愈合和生长期,并且利于来年的挂果。
(3)嫁接前的药物处理:嫁接所用的小刀等都应用酒精或白酒消毒,以防病菌感染。有条件的可用。―萘乙酸钠溶液浸蘸接穗基部,这样既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又能达到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3、盆栽播种:(1)火龙果种子的发芽温度是25℃左右。(2)要选择颗粒比较幼细的培养土,也可以用市售的播种土代替。(3)一定要将附在种子上的果肉和胶质清除干净,否则发芽时易长霉菌。(4)做造型小盆栽,种子要铺得密一些,尤其是边缘的部分,否则种出来稀稀松松,会失去美感。(5)如果盆子没有底孔,不要用水壶直接浇水以免浇水过量,2-3天用喷壶喷水一次就可以了。(6)火龙果常见的繁殖方法就这几种了,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繁殖方法。
火龙果怎样才会结果
答案: 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黄肉类型的火龙果砧木可选择野生三角柱(霸王花)等,红肉类型的火龙果可选择白肉类型的火龙果作砧木。选择1-2年生的三角柱,自茎节处从母体上截下,扦插在砂质较重的疏松土壤中(深度为插牢为宜),上搭荫棚,浇透水即可做砧木,约半月插活后就可进行嫁接。接穗以当年生发育较好的枝条为宜。
2、嫁接时间
一般除冬季低温期外,其他季节均可嫁接。因为冬春季节阴冷潮湿时间长,嫁接时伤口不仅难以愈合,而且会扩大危及植株。因此,嫁接时间最好选在3-10月,这样有充分的愈合和生长期,并且利于来年的挂果。
3、嫁接前的药物处理
嫁接所用的小刀等都应用酒精或白酒消毒,以防病菌感染。有条件的可用—萘乙酸钠溶液浸蘸接穗基部,这样既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又能达到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4.嫁接方法
(1)平接法:用利刀在霸王花的三棱柱适当高度横切一刀,然后将三个棱峰作30-40度切削,用消过毒的仙人刺刺入砧木中间维管束,将切平的接穗连接在刺的另一端,用刺将接穗和砧木连接起来,砧木和接穗尽量贴紧不留空隙,避免细菌感染不利愈合,然后在两旁各加一刺固定,再用细线绕基部捆紧。
(2)楔接法:在砧木顶部用消过毒的小刀纵切一裂缝,但不宜过深,然后将接穗下部用消毒过的刀片削成鸭嘴状,削后立即插入砧木裂缝中,用塑料胶纸加以固定,再套塑料袋以保持空气湿度,利于成活。20天后观察嫁接生长情况,若能保持清新鲜绿,即成活。一个月后可出圃。
火龙果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地建园:园地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层肥沃、疏松、团粒结构良好,PH值6.0-7.5的壤土;温度在10-35度之间,无寒害、无风灾,水份充足的地区。
二、定植:以长、宽均为2.5米的距离栽植水泥柱,每亩110柱,柱高出地面1.6米左右,柱顶放上橡胶圈作为枝条的支撑架。每柱定植苗木2 条,用布条缚住,让苗木贴柱生长。
三、整型修枝:小苗生长到支撑架后,去掉生长点,促其萌发芽条。根据需要,采用去弱留强的原则,在支撑架周围均匀留8-10条健壮的枝条作为果树的结果母株。其余的枝条要及时剪除。第二轮枝条抽生后,每条结果母枝留3-4条枝条作为结果枝,如此类推。进入丰产期后,每柱留足60条结果枝,多余的要剪除,保持旺盛的生长态势,保持高产稳产。
四、施肥:火龙果需肥量较大,种植前一定要施足基肥,一般每柱施足优质有机肥30-40斤;果苗生长后,每月施化肥2-3次,氮、磷、钾配合施,根据果树的不同生育期,改变氮磷钾的比例及增减肥量;适当补施微量元素;每年再增施有机肥1-2次。充足的水肥条件是火龙果获得高产稳产、长寿的关键所在。
(一)主要特性火龙果原产于赤道附近,较耐热耐水,在50-55℃的高温下仍能存活,并开花结果;耐寒性较差,在4-8℃时会有冻伤。对土质要求不高,平地、山坡、水田、旱地和盐碱地均可种植。由于开花结果时间不一致,每年的4-11月都是产期,管理妥善,1年可开15批花,产期分散有利于产销。花的形态及开花期与同科不同属的昙花相似,花朵大,花冠直径约25厘米,全花重350-500克,晚上7-10时开花,日出后花即凋谢。同一朵花中同时有雄蕊和雌蕊,昆虫授粉,有些种类自花亲和,有些种类不亲和。对于自花不亲和的种类,需配置授粉植株才能结果。授粉至果实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因品种、地理环境
和气候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在开花后45天果实成熟。
(二)品种类型目前,商品栽培的火龙果主要有三类,即白火龙果、红火龙果和黄火龙果。各自特点如下:
1.白火龙果红皮白肉,鲜食品质一般,台湾省产期在6-10月,授粉率好,抗病力
强,产量高。可加工成果汁、果粉及果酱。
2.红火龙果红皮红肉,鲜食品质比白火龙果好,在台湾省产期5-11月,但白花亲
和率很低,有耐于自火龙果来完成授粉,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粉、红色色素、冰淇淋粉、果冻和果酱。
3.黄火龙果黄皮白肉,鲜食品质佳,甜度在18°Brix以上,且有香味,是目前口感最好的种类。果实不裂果,不必全熟即可采收而不影响品质,台湾省产期在中秋节及春节期间,市场价格好。
(三)栽培技术要点火龙果扦插繁殖,扦插枝条宜取30厘米长,切下后要放在阴凉处一星期,待伤口愈合后再扦插,以防切口感染腐烂。全年均可扦插。每年10月至翌年5月植株自然发芽生长,应采用长2.7米的钢筋水泥方柱(10厘米x10厘米)为支柱,以支撑火龙果枝条攀爬,水泥柱顶以水泥固定一个铁十字架供火龙果枝条攀挂。水泥柱入土0.7米,地上部高2米,火龙果的气根会吸附在水泥柱上并向土中伸展吸收养分。大面积栽培宜距2.5米立一水泥支柱,环绕水泥支柱挖深约+厘米的圆穴,底部施发酵过的有机肥与土混匀后,将种苗种在穴上,每根水泥柱旁种4-8株,初期,2-3天淋水一次,根旺后只需保持土壤潮湿即可。火龙果栽培至今尚未有明显病虫害,但幼苗期要施用石灰防止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为害,不需施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