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尿素后几天可以浇水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8:38:50
字号:

阳春三月,正是春耕农忙的好时节,因此,这一时期,各种肥料的用量是很大的,尿素作为一种氮肥,尿素施用到土壤中后需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施尿素后几天可以浇水

那么,你知道施尿素后几天可以浇水?施尿素后浇水时间是什么时候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施尿素后几天可以浇水据悉,一般情况下2~7天就可以完成。

基于尿素的这一特征,追施尿素后,在其未转化完毕之前,千万不能浇水。

因此给农作物施肥后,建议夏季2~3天再进行灌水,冬季4~7天再进行灌水。

施尿素后浇水时间尿素在气温10℃时,转化时间需要7~10天,20℃时需4~5天,30℃时两天时间就能全部转化成作物所需的氨。

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根据气温条件,确定追肥后的灌水时间。

其次,要了解土壤情况,肥沃土壤较瘠薄土壤转化快,黏质土壤较砂质土壤快。

黏性和肥沃土壤追施尿素后,可比瘠薄、砂性土壤提早灌水。

再次,要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因为有机肥中微生物多,可为尿素转化提供较好的条件,加快其转化过程。

,要采取深施和覆土的办法,这样既可避免外露直接挥发,还可增加与土壤中微生物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土壤胶体吸附尿素在土壤中分解转化的生成物碳酸铵或重碳酸铵,为作物提供有用的营养物质。

尿素的含氮量在44%~46%之间,缩二脲应该≤0.9%~1.5%,为中性氮肥。

尿素养分含量较高,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适合作追肥,特别是根外追肥效果好。

尿素施入土壤,只有在转化成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

由于存在转化的过程,因此肥效较慢,一般要提前4~6天施用。

同时还要求深施覆土,施后也不要立即灌水,以防氮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

当尿素根外追肥时,尤其是叶面,对尿素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很快,利用率也高,增产效果明显。

喷施尿素时,对浓度要求较为严格,一般禾本科作物的浓度为1.5%~2%,果树为0.5%左右,露地蔬菜为0.5%~1.5%,温室蔬菜在0.2%~0.3%之间。

对于生长盛期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施用尿素的浓度可适当提高。

施尿素后浇水注意事项尿素所含酞胺态氮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因此,尿素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一般不直接作种肥。

因为尿素中含有少量的缩二脲,一般低于2%,缩二脲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均有害。

如果不得已作种肥时,可将种子和尿素分开下地,切不可用尿素浸种或拌种。

(2)当缩二脲含量高于0.5%时,不可用作根外追肥。

(3)尿素转化成碳酸氢铵后,在石灰性土壤上易分解挥发,造成氮素损失,因此,要深施覆土。

注意:如果施用尿素后马上灌水,它就会被水溶解,由于土壤胶体与尿素之间的吸附力很弱,尿素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大水漫灌,会使尿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

所以,追施尿素后不宜马上灌水。

小麦追施尿素为什么不能马上浇水?这主要的原因是由尿素属性决定的,尿素所含有的氮素与碳酸氢铵不同,它含的是酰胺态氮,是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要先转化成氨态氮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尿素转化成农作物吸收利用的铵态氮,也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转化率越快,比如室外气温在10度的时候,需要才能转化,如果是20度的话,就可以转化成,农作物吸收利用的铵态氮了。可以根据这个特性,根据土壤墒情,以及气温情况,来安排给小麦施尿素后浇水时间,如果土壤墒情比较差,也可以先浇水以后再追施尿素。

但是在小麦返青起身的时候,要追施返青起身肥的话,这个时间往往气温比较低,如果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会使尿素虽水流失,或者渗入到深土层中去,降低了肥效的。因此不要在小麦追施尿素后,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浇水。但是实际上在追施尿素后也可以浇小水,根据麦田土壤墒情,在墒情比较差的时候,采取浇小水的方法,促尿素溶解转化,有利于促使小麦返青。

我们这里由于是旱作农业区,缺乏灌溉条件,因此农民每年在小麦返青起身的时候,会借助雨雪天气给小麦撒施尿素的。就是在下雪或者下雨的时候撒施尿素,也有人在雨后土壤墒情比较好的时候,采取楼施尿素的方法给小麦追施返青肥。因此说,给小麦追施尿素后,并不是不能浇水,而是要掌握好浇水的量,不要太多,更不要大水漫灌。

综上所述,之所以在追施尿素后不要马上浇水,主要原因就是尿素所含的氮素是酰胺态氮,必须要先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如果追施尿素后浇大水的话,会降低了肥料就利用率,但是并不是一点水都不能浇,要根据土壤墒情,在土壤墒情比较差的时候,适当浇一点小水,才能促使尿素融解转化,被小麦吸收利用,有利于促使小麦返青起身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2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