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足基肥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黄瓜对基肥反应良好,整地时深耕增施腐熟有机肥,亩施2000 -3000公斤,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育苗期间如果秧苗长势弱、叶色浅,说明秧苗缺肥,应叶面喷洒0.1%磷酸二氢钾与0.2%尿素混合液,喷肥时间以下午3-4时为好。土壤选择。种植的黄瓜品种选择好以后,就要选择适宜黄瓜种植的土壤。黄瓜喜水但不耐涝,喜肥但不耐肥,所以所种植的土壤应为排水性能好的肥沃土壤。
夜晚温度15-20度之间后种植,也可在种植后先覆一层地膜,在幼苗出土后再揭开覆膜。黄瓜在播种前要先施足底肥在进行整地,底肥可以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也可以选择复合肥。播种黄瓜的行间距在50-60公分之间,株间距在25-30公分之间。在黄瓜主蔓结瓜以后就要渠道所有的侧枝,在侧蔓结瓜后在结瓜上方保留1-2片叶子后摘心,在黄瓜主蔓和侧蔓的高度超黄瓜架以后要及时掐尖,以促进枝蔓下部的黄瓜发育。
肥水管理。黄瓜喜水喜肥,在黄瓜生长期间应根据天气的变化和黄瓜的生长情况及时浇水施肥。黄瓜追肥的原理是先轻后重,也就是在黄瓜生长前期少追肥,在黄瓜坐果以后进行追肥,在黄瓜进入旺瓜期和采收后及时追肥。浇水则是勤浇少浇,浇水时避开中午,在早晚太阳照射还很弱时进行。
病虫害防治。黄瓜常见的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和白粉虱、根结线虫等,这些病虫害多发生在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的时候,所以在病虫害的高发期要及时喷药防治,在病虫害发生时及时喷药控制病菌蔓延。
冬季大棚蔬菜该如何进行水肥管理?
冬季虽然气温较低,但是蔬菜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都是大棚蔬菜比较多。
那么冬季大棚蔬菜该如何进行水肥管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冬季大棚蔬菜水肥管理要点,一起看看吧!
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在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的地区,新菜地更要注重有机肥的施用。
只有将大量有机肥混入土壤,使根层土壤性状改善,结构良好,具有缓冲性能后,才有利于蔬菜根系的伸展,提高土壤的保水和保肥容量,减少频繁灌溉带来的养分流失和提高肥料利用率。
施用有机肥的数量不能少,一般用量为每亩5-10方。
有机肥的种类也要讲究,例如,常见的鸡粪含有大量的磷氮养分,但是碳氮比例较窄,秸秆堆肥的氮磷含量少,但碳氮比例较宽,将二者混合施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量施用混合型有机肥,既可全面平稳地供蔬菜养分又可改良土壤,效果会更明显。
水分管理要看天又看苗
冬季大棚内果菜苗期需要蹲苗,表土干燥可促进根系下扎,因此要少灌水;控水即稳住了生长速度,苗不徒长,好天气时适当通风锻炼菜苗,便可培养出壮苗。
到了结果期后灌溉很重要,每次的灌溉时间需要看天,阴天不灌水,寒流袭击不灌水,因为灌水可明显降低土温,影响蔬菜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释放。
在同一天内灌水要等太阳出来后再灌;结果期的灌水一般要与追肥同步,实现水肥一体化。
基肥与追肥的配合
基肥应深施。
在有机肥基础上,适量配施三元复混肥(约30公斤/亩)。
复混肥的氮磷钾比例要适中,不要突出氮肥,即使在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也不要选择高氮型复合肥,因为高氮不仅会使苗不壮,还可能引发番茄脐腐病等症状。
除了复混肥也可采用单一型氮肥加普钙和硫酸钾或氯化钾。
微酸性土壤地区可选用钙镁磷肥,它比其它磷肥更佳。
果菜采收期长,需要边采收边补充养分,才能满足不断开花结果的需要。
所以,追肥同样很重要,追肥要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以氮钾肥为主。
氮素每次不超过5公斤,肥水配合达到一体化。
追肥时期分穗果膨大期的催果肥和第二、三穗果膨大期的壮果肥。
进入盛果期后,根系衰弱吸肥能力下降,既可土施追氮钾肥,也可采用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硝酸钙或氯化钙、硼砂等成分的水溶肥,以保后期壮株壮果,减少生理病害的发生,提高果品质量。
中微量元素的补充
在高产和新菜地大棚蔬菜生产中,要适当注意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
因为果菜对钙、镁、硼等养分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些元素缺乏会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除了常见的番茄“脐腐病”以外,近年来裂果的发病率也日趋严重,大棚蔬菜容易出现裂果、软腐等生理病害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为此在蔬菜生长的中后期适当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是可行的,养分主要选钙、硼、镁、锌等。
根据缺素程度的差异分别采用根外追肥或土施的不同方式,肥料品种可选单一型或复合型,但不要选十全大补型的,那样的肥料针对性差,效果并不明显。
肥料剂型可液体或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