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耐寒。
红豆杉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
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
扩展资料:
红豆杉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株间隔,导致授精受阻、种子数量减少。种子当年成熟,假种皮厚,自然条件下需两冬一夏才能萌芽。
虽然偶有天然更新苗,但大多数种子休眠期内己腐烂或干燥失水失去活力。幼苗长势慢、抗逆性差、成活率低,决定了野生红豆杉资源分散性、有限性及发展难度,这也是红豆杉稀有濒危的客观原因所在。
并且生长较慢,据测定,树龄100年以上的红豆,胸径40厘米左右。人工栽培能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广西临桂海拔560米的低山造林,造林成活率100%。
3年平均高91.6厘米、平均地径1.45厘米,年平均高长量约为高30.5厘米。红豆杉萌芽力强,耐修剪。花期2-3月,果熟期10-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