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亩地的面积约为666.67平方米,大概相当于1.5个篮球场那么大。亩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用来丈量土地面积的市制单位,1亩地的大小为60平方丈,而1丈=10尺=10/3米,60平方丈=60×(10/3)^2=6000/9平方米=2000/3平方米≈667平方米。
一、一亩多大
1、1亩地的面积约为666.67平方米,大概相当于1.5个篮球场那么大。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用来丈量土地面积的。1亩地的大小为60平方丈,而1丈=10尺=10/3米,60平方丈=60?(10/3)^2=6000/9平方米=2000/3平方米?667平方米。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分别是平方公里(km?),公顷(hm?),平方米(m?)。应避免使用亩、公亩(a)。
2、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的方法就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亩数为0.192;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计算的方法就是先用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二、一亩稻田的产量有多少
1、常规种植下,水稻田的平均产量约为900-1100斤/亩。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及管理方式不同,产量会有一定的差异。在种植前要选择优良的水稻种子,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情况等选择合适的种子。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比较常见的水稻育苗方法是秧盘育苗,当温度为7℃以上的时候适时播种,待幼苗长到8厘米左右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2、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粳稻和籼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水稻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适合在28-32℃生长;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会受到严重影响。
1、选用良种与种子质量1.1品种选用品种符合GB/T 17891-1999三级以上优质粳稻谷品质要求。1.2种子质量种子达到GB 4404.1-2008标准中规定的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的种子质量要求。
2、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杂草少、土壤疏松、肥沃、偏酸性的田块作秧田。
3、苗床准备
秧田机耕机耙,土打细后,取表层本土过筛,去除杂草、小石子等,使装盘土及盖种土呈颗粒状细土。墒面平整,每栽一亩大田需苗床5-7m2,28个秧盘,营养土70-85千克(每盘需准备营养土2.5-3千克),一般苗床宽1.8m,沟深20cm,沟宽30cm,应保持沟道排水通畅。播前10天按每个秧盘用颗粒细土2.5-3千克加20克进口复合肥(四盘为一个混拌单元,保障充分混拌均匀)配制营养土堆闷备用。
4、播种
把2张秧盘横向排列在秧板上,以此连片紧密排列。铺土要严格,盘内底土要均匀,底土厚1.5-2.0cm。均匀播种,每盘播种150-180g,可分3次播种。播好种子后,立即均匀盖土,一般厚度为0.5cm,做到种子不见天。播种后开始上水,使盘内营养土吸水呈饱和状态即可;上好水后,将秧田水放到半沟为止,以便于调节秧田湿度,有利于苗齐苗全。播种后每隔2-3cm放1根1.4cm长芦竹(防止地膜紧贴地盘面造成缺氧烂芽)后铺膜,铺膜结束后,应及时盖稻草,达到遮荫、降温、保湿的作用。
5、秧田管理
1叶1心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调节水气,以利于盘根;2-3叶勤上跑马水,移栽前5d控水炼苗。及时揭膜,齐苗后(播后5-6d)1叶1心揭膜。及时追肥,断奶肥于揭膜炼苗1d后,上水施尿素90kg/hm2,施后及时洒水,防止烧苗,在移栽前5d施好出嫁肥,施尿素150kg/hm2。秧田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秧苗在二叶期后期应密切注意,及时用药防治;草害主要采取一些茎叶处理剂为主要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等。但注意不要超量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6 栽插准备
6.1施足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有机肥每亩大田施农家肥(30-40)担或秸草还田200kg,复合肥每亩施用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20-25)kg,尿素10kg、硫酸锌1kg。
6.2精细整地
一是掌握翻土适宜深度,一般大田耕翻深度掌握在(10-15)cm;二是田面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cm;三是田面整洁;四是待沉实后移栽,土壤类型为沙土的上水旋耕整平后需沉实(1~2)天,粘土一般要待沉实(2~3)天后再插秧。
6.3适时栽插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做到适时栽插。一是适龄移栽。秧龄掌握在(15-20)天,叶龄f3~41叶,苗高f12-18)cm。二是正确起运。起秧时小心将秧块卷起,运送时堆叠层数(2~3)层。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三是合理密植。行距30cm,株距11.7cm、13.1cm或14.6cm,亩栽(1.8-1.4)万穴,穴苗数(3~5)株左右,(6~9)万基本苗。四是清水淀板,薄水浅插,水层深度(1-2)cm,不漂不倒,一般以入泥(0.5-1.0)cm为宜。
7、田间管理
7.1水浆管理:机秧秧苗个体水,机插后应及时灌水护苗,防止日晒伤苗;既不能断水,也不能深水淹苗。机插秧苗分蘖起步迟,来势猛。因此,当总茎蘖数超过适宜穗数的1.1-1.2倍时,就要排水晒田,控制分蘖。晒田要先轻后重,分次进行,以确保中期稳长。其余时间均可采用浅水与湿润交替的间歇灌溉方法。后期要严防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粒重和产量。
7.2施肥:秸杆还田,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以650-700公斤的亩产量指标,亩纯氮施用量在12-13公斤,N、P、K比例应为1:0.5:1,目前推广的“沃津”牌配方肥就比较适合机插秧施用,在栽前亩施30公斤配方肥的基础上搞好套餐追肥,栽秧后25天左右(分蘖期)亩用8-10公斤尿素施分蘖肥,圆杆期、孕穗期、各施一次壮杆肥和穗粒肥。其底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的比例分别是30:10:10:10。由于机插秧密度较大,必须施好拔节肥和穗肥,并以P、K肥为主。应采用“攻前、保中、稳后”的施肥策略。底面肥和分蘖肥要重施,
7.3化学除草
机插水稻行距宽,苗体水,前期群体发展慢,有利于杂草生长,因此特别需要做好化学除草工作。亩用“沃津”牌植保套餐1包药分别在移栽后7-10天内除草,并保持3-5厘米的水层,保证有水6-7天。
7.4综合防治病虫害
圆苞期及齐穗期亩用40%菌核净100克或20%井岗霉素10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曲病两次;5%破苞及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6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预防穗瘟;6月中旬亩用15%金好年(吡虫啉+丁硫克百威)30-40毫升或50-70%砒虫啉3-5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飞虱。在白叶枯病常发地区,孕穗期用叶枯宁预防,水淹没的田块及暴风雨袭击过的田块,水干及天晴后及时用叶枯宁预防。
8、适时收获
从稻穗外部形态看,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千下黄,有70%枝梗已干枯,达到这三个指标时,要及时收割,实现增产。
(作者单位:154603黑龙江省曙光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