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由南到北,水位高差别非常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取了三种办法。
截直道使曲
京杭大运河的许多河段并没有直接修成直线,而是故意修成弯弯曲曲。弯曲的河段可以有效消除地面高度不一形成的水位差,保证河面平缓。
筑堰挡水
京杭大运河连通了许多河流。有的河流水位比运河水位低,比如淮河水位就比运河水位低。人们就在运河与淮河的交汇处筑堰挡水,使行船通过上下堰,有效解决水位差问题。
复闸
复闸是在需要解决水位差的河段修筑前后两个闸门。船行到后闸前,关闭前闸,开后闸,在两闸间放水,使两闸间水位与后河一致;船行至前闸后,关闭后闸,开前闸,是两闸间水位与前方河水一致。这样船只就可以顺利通航。
——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滴灌技术是什么原理?
斗渠、农渠,斗沟、农沟都是农田排水系统中的名次。
斗渠,指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区的渠道。
农渠是指从斗渠中将水引流到各个田块的渠道。
排水斗沟是将农沟的水汇集输送到排水支沟的排水沟。
农沟是将毛沟的水汇集输送到排水斗沟的排水沟。
斗渠、农渠是将水引入的渠道,斗沟、农沟是将水排出的渠道。
农田水利输水渠道中,按渠道职能和规模,一般把固定渠道分为干、支、斗、农四级。因此在引水系统中,农渠位于斗渠的下级,在排水系统中,农沟位于斗沟的上级。
扩展资料
农田排水的必要性
对于某些地区来说,由于连年干旱,长期大量取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现状地下水位已经很深,而土壤透水性较好,汛期也不会产生地表径流,或者是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不产生深层渗漏,不会由于地下水位升高而助长涝、渍和盐碱。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甚大。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具有年内和年际雨量分配很不均匀的特点。因此,经常出现丰枯交错和旱、涝交替,历史上就存在着水旱频仍的现象。
当前,即使在实施高标准、高效率的节水灌溉后,田间水分已大量减少,但是仍有不少地区,在汛期遭遇较大降雨或暴雨袭击时,仍然会产生多余的地表径流,而又无法加以消耗利用,若不及时排除,并随即降低地下水位,内涝和渍害的威胁依然存在。
北方一些引用河水灌区,在我国目前以沿用地面灌溉方式为主体的情况下,即使进行了节水改造,也还有一部分灌溉水从田面渗入地下,补充到地下水中,若不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对地下水位加以控制,仍会出现地下水位上升过高,而使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排水斗沟
百度百科-农渠
百度百科-斗渠
百度百科-农田排水
滴灌技术原理是:利用专用的灌水器(滴头或滴灌带)使水流以水滴形式进入作物根区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方式。
滴灌技术要求较高的灌溉系统管理水平,确保均匀灌溉,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使用了滴灌技术并不代表就一定是科学地使用了该技术,发挥了其最大作用。
不科学的滴灌系统管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态资源,而且加重了使用者的生产成本,加大了生产经营者的经营风险。绝大多数用户对滴灌技术的使用都是不科学的、不正确的,最后导致灌溉系统低压运行,造成灌溉不均匀。如果不能科学地使用滴灌技术,还是没有彻底解决水是制约因素的问题。
扩展资料:
灌溉系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是:毛管(滴灌带)进水口压力不低8米水头(0.08Mpa),这样才能保证比较均匀的灌溉,进而达到苗齐、苗匀、苗壮,有利形成高产优质的群体结构。
但在现有条件下,滴灌带制造所用材料加入了大量的旧料,其拉伸性、耐压性都大幅下降,导致市场上质量达标产品比例大幅下降。不管怎样,为用户提供合作产品是厂商的商业道德底线,不应突破。
使用滴灌带的注意事项
一.是滴灌的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安装过滤器;
二.是滴灌不能调节田间小气候,不适宜结冻期灌溉,在蔬菜灌溉中不能利用滴灌系统追施粪肥。
三.是滴灌投资较高,要考虑作物的经济效益;
四.滴灌带的灼伤 注意在铺设滴灌带时压紧压实地膜,使地膜尽量贴近滴灌带,地膜和滴灌带之间不要产生空间。
避免阳光通过水滴形成的聚焦。播种前要平整土地,减少土地多坑多洼现象。防止土块杂石杂草托起地膜,造成水汽在地膜下积水形成透镜效应,灼伤滴灌带。铺设时可将滴灌带进行潜埋,避免焦点灼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滴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