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生姜需要的条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5:23:01
字号:

1、选好地块,一般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若是土质比较差,应该注重施用有机肥进行改良培肥,要尽量避免重茬地块种植。

农村种植生姜需要的条件

2、遮阴栽培。生姜不耐强光照,在南方光照比较充足、温度高的地方种植应考虑遮阴栽培,可以选择稍阴的地块,或者搭荫棚(用遮阳网遮阳),或者与豇豆等植株较高的作物间作。

3、选择市场接受比较好销的生姜品种。常见的品种有山东莱芜生姜、浙江大杆黄、安徽铜陵白姜、福建红芽姜、江西兴国生姜等,一般选择本地生姜品种。

4、播种时间。种植时间以春季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江西地区一般3月就可以播种。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

1. 根

姜根系分纤维根和肉质根,纤维根由种姜幼芽基部所生,称为初生根,随着幼 苗的生长,纤维根不断发生侧根,形成生姜的主要吸收根系。肉质根发生在姜母和 子姜的茎节上,其短而粗有若干条,兼有吸收和支持的功能。姜为浅根系作物,根 系主要分布于深30厘米的土层内。

2. 茎

生姜的茎包括地上茎和地下茎。种姜发芽出苗后苗基部膨大形成初生根茎,俗称 姜母,由它发生新根茎即子姜,由子姜而孙姜。姜分枝越多,姜块越大,产量也越高。

3. 叶

叶片披针形,在叶鞘内呈弹簧状卷缩。当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时,叶片扭曲畸 形不舒展,会影响光合面积和光合作用。

4. 花

花为穗状花序,栽培中极少开花,开花也不结实。

?一、 生长发育过程

姜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4个时期。

1. 发芽期

自种姜萌芽至第一片姜叶展开,历时40~50天。

2. 幼苗期

从第一片姜叶展开到具有两个较大的分枝,俗称 “三马杈”时期,历时65~70天。

3. 旺盛生长期

从 “三马杈”时期到收获需70~75天。此期生育旺盛,也是形成产量的主要 时期,生长量占全生育期的91%以上。 4. 根茎休眠期 姜不耐 低 温,遇 霜 枯 死,根 茎 被 迫 进 入 休 眠。姜 收 获 后,贮 藏 期 间 应 保 持 11~13℃和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使其生理活动微弱,减少养分消耗,防 止姜块受冻和失水干缩。

?二、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姜喜温不耐寒,幼芽生长以22~25℃为宜,在根茎旺盛生长期要求有一定的温差,以白天25℃,夜间17~18

℃为好。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

2. 光照

姜萌芽及根茎形成与生长需黑暗条件。苗期不耐强光,在花荫下生长良好。

3. 水分

姜根系不发达,因此不耐干旱。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加强肥水管理,是取得高产 的关键。

4. 土壤营养

姜喜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喜微酸性土壤,适宜 pH 值为5~7。但对 土壤酸碱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

?二、 类型与品种

中国姜的地方品种很多,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种如下。

1. 莱芜片姜

生长势较强,根茎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品质佳,耐贮运。

2. 莱芜大姜

生长势强,姜球肥大,外形美观。

3. 广东疏轮大肉姜

广东地方品种。生长势强,姜块大,辛辣味淡,纤维少,品质佳,产量较高。

?三、 栽培季节

姜不耐霜,地温稳定在16℃以上才能播种,直到霜降叶枯黄时收获,在适宜 的栽培季节内以适期早播为好。华北地区播种适期为5月上旬。加小拱棚可提早 15~20天。覆盖地膜可提早7~10天。姜易感姜瘟病,有条件最好进行3年以上 轮作。姜生长前期生长量小且需遮阴,因此宜与其他作物间作、套作。

?四、 栽培技术?(一) 种姜处理

为解除姜块休眠,提早生长,播前需对种姜进行处理。种姜处理分晒姜与困 姜、选种、催芽三步。

1. 晒姜与困姜

播前1个月,旬平均温度10℃左右,便可取出贮藏的姜种,放在草苫或干燥 的地面上晾晒1~2天,夜间为防冻收进屋内,晾晒之后,将种姜置室内堆放3~4 天,盖以草苫谓之 “困姜”,一般晒姜与困姜交替2~3次,以利于种姜发芽。

2. 选种

结合晒姜、困姜,选择姜块肥大、丰满、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作种。淘汰掉瘦 弱、发软和肉质变褐的姜块。

3. 催芽

以筐盛姜围以麦秸保暖,置空气相对湿度80%~85%、温度20~24℃的温暖处催芽。空气干燥时应于周围洒水以提高湿度。一般需25天左右即可长成标准芽。 芽的适度标准为0.5厘米×0.5厘米~2.0厘米×1.0厘米,幼芽**鲜亮,顶部 钝圆,芽基部仅见根的突起,俗称 “短壮芽”。短壮芽比较大芽增产20%以上。 播前用200毫克/千克乙烯利浸种15分钟,能明显促进姜的分枝和增加姜球 数,一般增产10%以上。

?(二) 整地、 施肥

由于生姜的根系不发达、分布土层较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为此地块要具有 良好的保水、保肥性。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秋耕深翻30厘米,第二年春季解 冻后,结合整地每亩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作基肥,细 耙1~2遍,再将地面整平。播前按60~65厘米行距开深30厘米,宽30厘米的播 种沟。沟施腐熟的豆饼 (或大豆)75千克,生物有机复合肥50千克,硫酸钾15 千克或草木灰50~100千克,锌肥2千克,硼肥1千克 (2斤)作种肥,土肥充分 混合后播种。

?(三) 播种

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种块以50~75克为宜。选晴暖天气进行播种。播 种前先顺沟浇透水,水渗下后按一定的株距,把姜种水平排放在沟内,东西行向的 姜芽一律向南;南北行向的姜芽一律向西。将姜块轻轻压入土中,使姜芽与土面相 平。播种后覆土4~5厘米厚。 播种密度:高产地块每亩播种5500株左右,行距60~65厘米,株距不小于 20厘米。中肥水地块行距60厘米,株距18厘米,6000株/亩。

?(四) 遮阴

苗期强光、高温和干旱会使幼苗水分代谢失调,从而抑制幼苗生长发育。幼苗 期进行适度遮阴,不仅可以避免强光直射幼苗,还能调节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改 善田间小气候。 遮阴俗称插姜草,是播种后于姜沟一侧,用谷草插成稀疏的花篱或插一 行 柞树枝为姜苗遮阴。每亩用谷草约400千克。因谷草带有病菌和害虫等,应尽 量不用谷草遮阴。若必须 应 用 时,要 提 前 10~20 天 进 行 药 剂 处 理,杀 灭 病 菌 及害虫。 目前生产中多使用遮阳网遮阴,其遮阴方式有两种:

①高位棚式遮阴。利用水 泥柱、竹竿扎成2米高的拱棚架,扣上遮阳率为30%的遮阳网

②条幅立式遮阴。 将幅宽60~65厘米,遮光率为40%的遮阳网,成幅立式拉于生姜行间,用竹竿或 木棍固定。7月低前后撤除遮阴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1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