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它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但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最大优点是使农田灌溉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变成半机械化、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作业,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多风、蒸发强烈地区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有时难以发挥其优越性,在这些地区进行喷灌应该对其适应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采用滴灌施肥有什么优势?如何使用?
蔬菜节水技术:
1、依照蔬菜植物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水和保水。播种前浇足底水,以保证种子发芽;出苗时补一次水或覆几次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齐苗。幼苗期小水浇或不浇,同时注意防止徒长。每次移苗要浇移苗水和缓苗水,待苗成活后松土、保墒、蹲苗;定值时要浇透,以促进发根缓苗。缓苗后浇一次水,同时进行中耕、蹲苗。对有贮藏器官的蔬菜,莲座后期灌一次大水后,中耕进行保墒蹲苗,但蹲苗不能过度,蹲苗期间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产品器官生长盛期要勤浇多浇,以获得高产。
2、依各类蔬菜生长特性进行灌水和保水。对大白菜、黄瓜等根浅、喜湿、喜肥的蔬菜,应做到肥多、水勤。对茄果类、豆类等根系较深的蔬菜,应先湿后干。对速生菜应保证经常肥水不缺。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果菜,避免始花期浇水,要"浇菜不浇花";对单纯生殖生长的采种株,应见花浇水,收种前干旱,要"浇花不浇菜"。
3、根据土质、幼苗形态进行灌水。
(1)土质特点:砂性土宜增加灌水次数,并施有机肥改良土质以利保水;粘土地采取暗水播种,低洼地小水勤浇,排水防碱。
(2)幼苗植株表现:温室青韭,早晨看叶尖溢液之有无。温室黄瓜要看茎端(龙头)的姿态与颜色;露地黄瓜,早晨看叶的上翘与下垂,中午看叶子萎焉与否或轻重,傍晚看恢复得快慢。番茄、黄瓜、胡萝卜等叶色发暗,中午略呈萎焉,甘蓝、洋葱叶色蓝蜡粉较多而脆硬表现缺水,需立即灌水;否则叶色淡,中午毫不萎蔫,茎节拔节,说明水分过多,需要排水和晾晒。
4、推广关键时期灌水和覆盖保墒技术,优先满足处于开花座果期果菜类作物的水分供应。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
5、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可降低生产单位产量用水量,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有机肥不足的地方推行秸秆覆盖,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6、深耕深松。以土蓄水,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加大土壤蓄水量,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自然降水。
7、有条件的采用喷灌。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60%。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适宜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
8、蔬菜节水栽培技巧:
(1)将菜地整成宽约75厘米、高约10厘米的畦,并在畦面中间纵开一条上宽15厘米、下宽10厘米、深约10厘米的小沟,小沟上面每隔50厘米左右,横放一根长约20厘米的小竹枝(或小木枝),然后将其两端分别埋入小沟边的泥土中压紧。
(2)种菜前,先施足基肥,然后取宽度适当的地膜将整个畦面覆盖好,并将其拉紧,避免垂贴于小沟壁上,四周封压严实,再在畦面小沟的一端留出一个能开闭的"活口",供灌水或施水肥用。
(3)种菜时,每畦两行,即在畦面小沟的两侧各种一行,株距依不同蔬菜类的要求确定。种植方法可在畦面的地膜上直接开种植穴,将菜秧(或种子)栽入穴内,并用泥将穴边空隙封实。此后在蔬菜生长期间,若需灌水或施肥时,可将畦面小沟一端的"活口"揭开,然后从该"活口"灌入水肥,灌毕再重新封实。
水稻:
1、过输水把水源水转化为稻田土壤水;
2、通过水稻根系吸收把土壤水转化为水稻水;
3、通过水稻体内的生理过程,由水稻吸收的水参与代谢活动形成水稻产量。在这3个过程中都存在着水的无效耗散。
如何减少这些无效耗散的水量并加以有效利用,是水稻节水的潜力所在。关于第一个转化过程中的节水,主要通过输水、配水等水利工程及管理措施,减少输水损耗,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果树:
l、选择抗旱树(品)种及砧朩。果树树种不同,耐旱力有所不同,应依据不同树种的需水量和耐旱力来判别栽培树种。目前,栽培树种中石榴、枣、无花果及核果类果树耐旱最强。核桃、李、葡萄等耐旱力中等。苹果、梨、柿等树种耐旱力最弱。砧朩根系抗旱力大小对果树的耐旱力影响很大,因此,果树抗旱栽培中应选用抗旱砧朩嫁接的品种,乔砧中的山定子、西府海棠、新疆野苹果、海棠果、山梨、山桃、山葡萄等,矮砧中的m7、毫米l06等比较抗旱。
2、加强栽培管理。采取合理的栽培技巧对果树的抗旱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密植。在少雨缺水的立地条件下,合理密植可使果树获得充分的水分、养分,实现优质丰收,通常进行中等密度栽植,即株行距2.5—3米×4米,园地尽量平整,要大坑(l米见方)栽植。
(2)合理修剪。抗旱较为理想的树形是自由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同时在修剪上少造伤□,多留保护桩,修剪后要用封剪油或润肤油及时涂抹剪、锯伤□,避免树液蒸发,春季及时抹掉多余的萌芽和夏季疏掉无效生枝等。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蔬菜栽培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水资源缺乏、水肥供应不同步,这些问题依然制约着着我国蔬菜栽培水平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在温室大棚蔬菜的实际栽培中,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提高蔬菜的产量,另一方面又需要防止因过量施用化肥和施肥方式不当等引起的土壤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调控水肥的供应,使之与蔬菜的需水、需肥规律相匹配,从而达到节水省肥料,在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最终提高经济效益,而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施肥技术在目前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技术的优势
滴灌,就是我们常说的滴水灌溉,由于灌溉时能够将水分和肥料养分均匀地输送至蔬菜的根系附近,因此,具有众多优势。
1、节水、节肥、省工
滴灌属于局部灌溉和全管道输水,能够根据蔬菜的需要精确地进行输送水肥,这样,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水分和养分因渗漏等而造成的损失,从而使水肥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一般来说,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普遍要比大水漫灌省水40左右,有些需水量小的蔬菜品种节水量最高可达85%。
滴灌的时候,还可以把肥料溶解后注入灌溉系统,使肥料养分均匀的施到蔬菜根系附近,实现水肥同步。所以,滴灌还可以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化肥施用量。
滴灌施肥系统利于管网供水,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节省劳动力投入,省工、省时。
2、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由于滴灌是局部灌溉,水肥是通过一滴一滴的输送向根系附近,对地温的保持和回升不会产生剧烈冲击,而且能够明显的降低温室大棚内的湿度。我们都知道,温室大棚许多病虫害的发生温湿度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因此,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和施肥,能明显减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进而还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
3、保持土壤结构、促进蔬菜生长
传统的大水漫灌,温室大棚里的灌水量很大,温室大棚里的土壤就会受到冲刷、压实和侵蚀,土壤就会产生严重的板结现象,不利于蔬菜的生长。而滴灌属于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影响不大,并能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从而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设备组成
温室大棚蔬菜滴灌系统的设备构成并不复杂,农民朋友们在购买了整套设备之后,可以自己安装。整个温室大棚滴灌施肥系统主要由水源、水泵、施肥系统、过滤系统、输水管网等设备组成。
1、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把水抽上来,并且给水流加压,加到滴灌系统所需要的压力后,输送给输水管道。用水井做水源的滴灌系统,一般用小型潜水泵。
2、施肥设备
温室大棚滴灌施肥系统使用的施肥器,有比例施肥泵、柱塞式施肥泵和文丘里施肥器。但是,对于温室大棚滴灌系统来说,最合适的还是文丘里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与供水管道控制阀门并联连接,正常灌水的时候,控制阀门打开的,水流通过供水管道,进入滴灌系统,当我们需要施肥的时候,就把控制阀门关小,这样,控制阀门前后,就会产生压差,水流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文丘里施肥器的支管,当水流经过文丘里管的时候会产生真空吸力,把容器中的肥料溶液通过水流带入后面的管道中。
3、过滤系统
过滤系统在施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过滤灌灌水中的杂质,避免堵塞滴灌系统。过滤设备一般安装在施肥器的后面,这样,就能把肥料溶液中的杂质也过滤掉。大滴灌系统常用的过滤器有网式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
4、输水管网
这些设备系统的联合运作,需要一个更为稳定的系统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那就是输水管网。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滴灌系统的输水管网主要分为主管、支管和滴灌管。
(1)主管
从水泵到温室大棚的管道,主管一般施用聚氯乙烯塑料管,该材料的管道具有抗腐蚀、柔韧性较好、内壁光滑、重量轻等优点。对于大棚滴灌方式来说,一般选用管径为80~100㎜做主。
(2)支管
支管在滴灌系统中起着控制滴灌带长度的作用,支管一般使用聚乙烯软管。常用的支管管径为40~50㎜。支管每隔一定的长度设一个出水口,用来和滴灌管连接。
(3)滴灌带或滴灌管
温室大棚滴灌施肥系统最末一级管道,是滴灌带或滴灌管。作用是将管道里的水均匀而稳定地输送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从而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挑选滴灌带或滴灌管的时候,一般要看两个数据:滴头流量和滴孔间距。
滴头流量:滴头流量就是正常工作压力下每小时每个喷头的滴水量。滴灌带或滴灌管滴头流量从每小时1.5L到每小时4L都有。如果蔬菜需水量量大,就选择滴头流量较大的滴灌带;如果蔬菜需水量小,就选择滴头流量较小的滴灌带。滴孔间距:滴灌带或者滴灌管它们滴孔的间距有10㎝、20㎝、30㎝几个规格,可以根据种植蔬菜的株距进行选择。株距小就跳间距小的滴灌带,株距大就挑间距大的滴灌带。5、管道连接件
管道连接件也是滴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按照滴灌设计要求,把管道连接成一定的网络形状。管道连接件有直通、弯头、三通、异形接头等等。选择管道连接件的时候,主要是考虑是否与管道匹配合适。
我们在了解了整个滴灌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接下来就要把各部分有效地布局和安装起来。布局的设计要抓住实用方便,而安装则需要兼顾耐用。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的布局与安装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输配管网安装之前,首先要做好规划。
1、主管布局安装
首先来设计主管道的布局,主管铺设要尽量顺直,并且要尽量减少转折。聚氯乙烯塑料管的缺点是受到阳光照射时容易老化,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容易冻裂。所以,要把聚氯乙烯管埋到冻土层以下,这样就能解决老化和冻裂的问题。主管和支管之间要安装施肥器和过滤器,施肥器安装在过滤器的前面,两者之间的位置不能弄反。
2、支管布局安装
支管连接出水管道和滴灌管。支管在温室大棚里的布局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布局,是针对温室大棚大棚长度在60m以内的,蔬菜南北垄种植的模式设计的。这样的大棚施肥器和过滤器都安装在大棚的一端,支管沿着大棚里的人行道从东往西或者从西往东铺设。
第二种布局,是针对温室大棚大棚长度为60~100m,蔬菜南北垄种植的模式设计的,这样的大棚长度太长,如果一支支管铺过去,保证不了末端的水压,所以,支管要从中间向两边分,用开关控制两边的滴灌管进行轮灌。
第三种布局,温室大棚呈东西走向,长度在80m以内,但是蔬菜是东西垄种植的这种方式。支管布置在大棚的一端,支管比较短,但是每一条滴灌管都比较长。为了不影响工作,支管一般沿着温室大棚的过道铺设,支管铺设的时候一定要顺直平整,支管顶面要和垄面平齐或者略微稍高于垄面,从而保证水流通畅。
3、滴灌管安装
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刚刚移栽完成以后,整个大棚要灌一次透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定植水。等到缓苗期过后再安装滴灌管,滴灌管方向和支管垂直,滴灌管布置的多少,根据垄面宽度和蔬菜的需要而定。
一般来说,滴灌管布置的间距为1米左右。如果蔬菜的蓄水量比较大,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滴灌管的密度,减小滴灌管之间的间距。确定好位置以后,在支管对应的位置上打孔。打孔使用专用的打孔器,打孔的时候,打孔器不能倾斜,打孔后把旁通压入支管,最后,再把滴灌管和旁通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各个部位的连接结合,一定牢固并且不能有渗漏,滴灌管全部铺设完之后,把滴灌管的末端扎紧,并且固定好。大棚滴灌一般和地膜覆盖栽培结合使用,铺上地膜之后,能更好地降低大棚里的湿度,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的使用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滴灌系统在安装完毕后,浇水的工作量就大大减轻了。在使用时,可根据蔬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水、需肥规律,确定浇水施肥的时间和用量。在使用时,拧开阀门,水肥便可均匀而缓慢的输送至蔬菜的根系。滴灌时间一般选在上午或下午进行,这样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对棚室温湿度的冲击。
滴灌施肥系统能够随水施肥,提高肥效。先将可溶性肥料溶解,装入施肥灌,然后打开阀门即可进行浇水施肥。在随水施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停止施肥后,仍要继续进行3~5分钟的灌溉,防止管道和滴灌头被堵塞。在滴灌系统的运行中,要仔细观察滴水强度随时做出调整,避免在土壤表面产生径流积水。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的维护
一个具有良好性能的滴灌施肥系统,除了科学的、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使用之外,良好的定期维护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滴灌施肥系统的优势,在维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定要按照灌溉制度,定期的排污和定期维护,否则杂质一旦进入系统,就会引起温室大棚里得滴管系统报废,需要重新安装里面的滴灌设施。
滴灌施肥设施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清洗过滤器和检查滴头,叠片式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的清洗都很简单。把过滤器打开,拿出叠片或者筛网,放入清水中用刷子刷去附着的污物,然后重新安装回过滤器中即可。
在蔬菜栽培的日常灌溉中,我们要留意滴灌头的流水情况,随时检查滴灌头是否出现堵塞、滴水管带是否出现破裂现象,如果滴灌头有堵塞现象,就要用清水清洗干净;管带如果出现破裂或损伤,也要及时维修或者重新更换。
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技术投资少,使用年限长,与地表灌溉、喷灌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溉方式,希望你读了这篇文章,也能学会滴灌灌溉的安装和使用,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