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汤湖茶山村有位名叫梁为镒的木材商人,一次水运一批木材到金陵(南京)去卖,因长江涨水,木排冲散,木材流失,梁为镒一时陷入困境,流落金陵。一位以卖茶叶为业的杨老板,见这位“龙泉木客”忠厚本分,不但收留他在店里做事,还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梁为镒思乡心切,他便带着新媳妇、优质茶种和制茶技术回到小山村。梁家屋后有座海拔900余米的青山,形状酷似狗头,当地人叫它“狗牯脑”。山上,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时间短,终的云雾缭绕;山下,温泉长流不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又没有任何污染。他们又有自己一套采摘标准和方法制茶技术精细独特,火候把握十分考究;茶叶的包装、贮藏方法也与众不同,梁家将这种绿茶珍品称作“狗牯脑茶”。由于这种茶的色、香、味不同一般,名声逐渐传开,后来成为皇宫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