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生长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营养生长主要表现为茎、叶的生长,集中体现在坐果前;生殖生长表现为果实的生长,集中体现在坐果后。西瓜徒长,通俗的说就是光长茎叶不长瓜。
一、生产中西瓜徒长的三个常见阶段
育苗期:大棚西瓜,苗床前期温度较低,后期随着气温上升,苗棚温度升高较快,加之湿度较大,如果揭膜、通风不及时或在棚内炼苗时间不足,均会引起瓜苗徒长,突出表现为构成高脚苗。
伸蔓期:正常情况下西瓜植株一昼夜的生长长度在8厘米左右,超过了这个长度就可称为“徒长”。表现为节间增长,叶柄和叶身细而长,叶色淡,叶片较薄,雌花出现延迟且发育不全;在雌花开放时,瓜柄细且短,子房也小,易化瓜。
坐果期:表现为茎秆粗大,叶片变大,叶色浓绿,生长点翘起,难以坐果,俗称为“龙头病”。
第一项:控制水份和氮肥
控制氮肥和水份,则可抑制营养生长,使生长中心及时转移到生殖生长方面。
第二项:植株管理
通过整枝、压蔓、摘心、疏果等措施,调整西瓜植株的养份分配,以控制旺盛的营养生长,可促进早开花、早坐瓜。具体的植株管理应根据品种的长势、熟性和上市时间来确定。如单蔓整枝适宜北方极早熟、长势弱的品种使用;双蔓或者三蔓整枝适宜中晚熟品种使用。一般坐果后不再整枝。
第三项:药物处理
一般情况下,多效唑控苗时间比较久,浓度难掌握,矮壮素、缩节胺比多效唑更安全些。
(1)喷施2000-3000倍多效唑药液,减缓营养生长速度。
(2)授粉前2-3天,通过抹芽、打杈去除各分支的生长点,只保留主蔓延长头,排除竞争,使幼瓜成为光合产物运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