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剂防治在成虫发生期树冠喷布50%杀螟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布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对成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也可表土层施药。在树盘内或园边杂草内施75%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施后浅锄入土,可毒杀大量潜伏在土中的成虫。 二、人工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早晚振落捕杀成虫。 三、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当成虫大量发生时,于黄昏后在果园边缘点火诱杀。有条件的果园可利用黑光灯大量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可实行人工捕杀成虫;春季翻树盘也可消灭土中的幼虫。 1、成虫发生期的防治。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进行防治。喷洒2.5%功夫乳油或敌杀死乳油8000~8500倍液,对各类鞘翅目昆虫防效均好;40%氧化乐果乳油600~800倍,残效期长,防效明显;50%对硫磷乳油,或杀螟硫磷乳油,或内吸磷乳油,或稻丰散乳油,或马拉松乳油,或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或25%甲荼威(西威因)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l0%联苯菊酯乳油8000倍液等药剂,对多种鞘翅目害虫均有良好防效。同时可兼治其他食叶、食花及其刺吸式害虫。2、成虫出土前或潜土期防治。可于地面施用25%对硫磷胶囊剂0.3~O.4kg/667平方米加土适量做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并浅耙,或5%辛硫磷颗粒剂2.5kg/667平方米,做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后立即浅耙以免光解,并能提高防效。1.5%对硫磷粉剂2.5kg/667平方米也有明显效果。3、幼虫期的防治。可结合防治金针虫、拟地甲、蝼蛄以及其他地下害虫进行。采用措施有:①药剂拌种。此法简易有效,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的为害。常规农药有25%对硫磷或辛硫磷微胶囊剂0.5kg拌250kg种子,残效期约2个月,保苗率为90%以上;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kg加水25kg,拌种400~500kg,均有良好的保苗防虫效果;②药剂土壤处理。可采用喷洒药液、施用毒土和颗粒剂于地表、播种沟或与肥料混合使用,但以颗粒剂效果较好。常规农药有:5%辛硫磷颗粒剂2.5kg/667平方米,或3%呋喃丹颗粒剂3.0kg/667平方米,5%二嗪农颗粒剂2.5kg/667平方米,1.5%对硫磷粉剂5kg/667平方米,5%涕灭威颗粒剂2kg/667平方米。也可用50%对硫磷乳油l000倍液灌根,或用50%对硫磷乳油100O倍液加尿素0.5kg,再加0.2kg柴油制成混合液开沟浇灌,然后覆土,防效良好。③试用辛硫磷毒谷,每667平方米/1kg,煮至半熟,拌入50%辛硫磷乳油0.25kg,随种子混播种穴内,亦可用豆饼、甘薯干、香油饼磨碎代用。如播后仍发现危害时,可在危害处补撒毒饵,撒后宜用锄浅耕,效果更好。此种撒施方法对楼姑、蟋蟀效果更佳。对其他地下害虫均有效。4、用对硫磷、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处理种子。具体做法为1∶水30~40∶种子400~500;也可用25%辛硫磷胶囊剂或25%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亦能兼治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5、毒谷。每667m2用25%对硫磷或辛硫磷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50%对硫磷或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6、药剂处理土壤。如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200~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或用2%甲基异柳磷粉667m22~3kg拌细土25~30kg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667m22.5~3kg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兼治金针虫和蝼蛄。 铜绿丽金龟寄生于植物之上。成虫啃食植物嫩芽、被啃食的嫩叶成不规则的缺口或孔洞,严重的仅留叶柄或粗脉;幼虫生活在土中,为害植物根系。主要为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和葫芦科蔬菜及其他种作物。危害症状:铜绿丽金龟以成虫危害果树叶片,使被害叶片残缺不全,受害严重时整株叶片全被食光,仅留叶柄。幼虫食害果树根部,但危害性不大。寄主:香石竹、吊钟花、茶花、夹竹桃、扶桑、月季、沙果、花红、樱花、蔷薇、日本晚樱、女贞、红枫、海棠、杜梨、枫杨、蝴蝶果、喜树、桉树、白蜡、榔榆、油桐、乌桕、桧柏、松属类、杨、柳、榆、池杉苗、油橄榄、苹果、梨、桃、梅、柿、柑桔、樱桃、水蒲桃、龙眼、柠檬、、核桃、板栗、栎、杨、柳、榆、槐、柏、桐、茶、松、杉等。以苹果属果树受害最重。成虫取食叶片,常造成大片幼龄果树叶片残缺不全,甚至全树叶片被吃光。 该虫年发生1代,以3龄或2龄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6-7月为成虫活动期,直到9月上旬停止。成虫趋光性及假死性,昼伏夜出,白天隐伏于地被物或表土,出土后在寄主上交尾、产卵。寿命约30天。在气温25 ℃以上、相对湿度为70-80%时为活动适宜温度,为害较严重。将卵散产于根系附近 5 - 6cm 深的土壤中,卵期 10 天。7 - 8月份为幼虫活动高峰期,10-11月进入越冬期。雨量充沛的条件下成虫羽化出土较早,盛发期提前,一般南方的发生期约比北方早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