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施肥:杨梅每年施肥2-3次。第1次为5月上旬的壮果促梢肥,以促进春梢老熟和果实迅速膨大。第2次重施采后肥,夏梢是来年最优良的结果母枝,采后及时施入足量的优质肥可促发足量的夏梢并促进形成更多的花芽。第3次于10-11月份施基肥,促进根系生长和春梢提前萌动。因为杨梅树势过旺时易引起落花落果,所以,无论基肥或追肥都要少施或者不施氮肥或单施钾肥。
2、合理修剪:如果未修剪或者修剪不合理的树形,要及时调整树冠结构。修剪需要根据不同的树形、树龄、树势采取不同的修剪策略,例如盛果期的杨梅树,需要疏除树冠上部治理枝和强枝,开出“光路”。疏除密生枝,回缩衰退枝,部分侧枝上果枝短剪,促发预备枝,调节生长结果平衡。同时,疏除或短剪徒长枝,促进分枝,填补树冠空缺。对于一些树势旺不开花的树,还可以在花芽分化前进行主干环割,切断皮层但不伤木质部,促进花芽分化。对花而不实的杨梅树,可以在开花前环割,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另外,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果园深翻断根也有利于促花坐果。
3、增强授粉:一般来说,一百株杨梅需要两株左右雄株才能满足其授粉受精需要。如果发现不结果的原因是授粉树配置不合理的话,短期内可以在开花期采取人工挂雄枝,帮助授粉受精,以利坐果。但要标本兼治的话,则需要按比例高接雄枝,或补栽雄株。
4、防治病虫害:杨梅树的病害与其他果树相比相对较少,目前为害杨梅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癌肿病、肉柱外突病,虫害主要有卷叶蛾、白蚁、杨梅毛虫、蓑蛾类害虫、尺蠖、介壳虫等。对于杨梅树的病虫害,需要积极预防,可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以下是管理杨梅树以提高果实产量的一些方法:
选择适当的栽培地:杨梅树种植地应选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保持土壤湿润:杨梅树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灌溉以免影响果实产量。
施肥:杨梅树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适量施入有机肥和化肥,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