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措施
①桃树缺钙易发生裂果病等,从幼果期开始每隔10~15天补1次钙,连续2~3次。
②硬核期叶面喷施硼、锌、铁、钙、镁等微量元素,防止缺素症发生,如小叶病、黄叶病、裂果病等。膨果期以钾肥为主,也可叶面喷大量元素高磷钾型,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③冲施易生长膨果型,使果柄牢固,防止落果,控制枝条徒长,增糖上色,膨大果实,亮丽果面,增加商品价值。
④偏施化肥、土地瘠薄、修剪过重及黏土质等均可导致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要积极改良。
⑤整个桃园不可缺株,株间可少量搭接,如缺株可用相邻枝条补空,行间枝条相距1米左右。主枝是结果的载体,主枝过多,必然导致果枝少、产量低,要短截长果枝,并用撑枝、拉枝、吊枝等方法加大枝条角度(以60~80°为宜),培养中、短果枝,提高萌芽率和产量。主枝多时,应逐年去掉,避免大锯大砍,以免去枝过多,削弱树势和诱发流胶病。
⑥枝条分布达到外稀内密、南稀北密,以防遮光,影响成花和果实品质。
⑦剪除梨小食心虫、桃瘤蚜、黑蝉、苹小卷叶蛾等害虫危害的虫梢。
⑧桃树怕涝,雨季要注意防洪排涝。开花前、硬核期、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但要适量。
⑨适时采收,过早采收产量低、品质差,过晚采收易腐烂和产生大小年现象。采收时禁止生拉硬扯,应以先下后上、先外后内的顺序,避免损伤。
⑩果实成熟期内不喷任何杀虫剂和杀菌剂。采收前7~10天禁止浇水,否则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