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种子的育苗期有两个最适合的时段,一个就是春季的2-5月份,另一个就是在秋季的9-11月份,在这两个季节进行育苗,合理有效地避开了高温炎热和寒冷难耐的气候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柿子树能够更加顺利地发芽并出苗,快速形成幼株。
1.柿子树生长习性
柿子树是一种喜爱温暖湿润气候的落叶乔木,在年均温在10-21.5℃的地区都有着大面积的种植,在年均温为19℃的地区种植效果好。南方炎热地带不适合种植柿子树,容易发生日灼,影响柿子的口感。我国极北方地区年均温在10~13℃的地方也不适合柿子树的生长,容易发生冻害,损害柿子树的生长,甚至可能出现休眠状态。
2.浇水
柿子树的根部非常强壮,而且根叉繁多,分布广泛,不断向外延伸,竞争力非常强。柿子树的抗旱能力比较强,只要当地的年降水量达到了450毫米以上基本就不需要再进行浇水了。如果柿子树长期生长在干旱的地区的话非常容易造成根部生长中断和枝叶繁殖稀松,使得后期长出来的柿子也容易脱落。
3.柿子树的栽植方法
一般在3月中下旬栽植,栽前将根系在清水中浸泡1天左右,让根系吸足水分。柿子喜光、怕风、根系发达,较抗旱,可在水分较少地方栽培。庭院宜栽植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挖长、宽0.8 m左右、高0.6 m的坑,栽时将苗木根系舒展开,填土后踏实并浇足水。
4.施肥
成龄树;
4月中旬株施尿素1.5kg;
6月份株施磷酸二氢钾1.5kg。可结合浇水施少许复合肥或有机肥。秋后施基肥,穴施、沟施均可,株施农家肥50 kg、过磷酸钙1.5 kg、草木灰3 kg,将其调合均匀后填到沟内,并浇水压实,每年都应改变施肥位置。
育苗4~6周为合适
柿子树种子播种后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发芽,最长可以达到4-6周,一般是在2月中上旬的时候播种;
3月中旬的时候才能发芽。如果想要柿子树种子更快发芽的话,就要采取最科学的办法进行种植,综合考虑各个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柿子树打造最舒适的生长环境
1、春秋两季
柿子的播种时间最好是在春秋两季进行,也就是每年春季的3月和秋季的8-10月这两个时间段,此时的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也较为适宜,种子的发芽速度比较快,成活几率也会相应的更大一些,其余季节都没有这样的条件。
2、土壤配制
想要种植的柿子成活几率比较高的话,土壤的配制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般要为其准备好疏松多孔、有良好排水透气能力的肥沃偏酸性土壤,使用腐殖土、园土、沙壤土和少量的松针进行混合调配是最适宜的。
3、种子催化
不经过催化处理的柿子种子一般来说其发芽的几率是很低的,需要将其浸泡在清水中6天,保证每天换水,捞出种子稍稍晾干后备用,或是将种子浸泡在40摄氏度的温水中24小时,然后再取出在湿润环境中培养至冒芽即可。
1、选好圃地,早备苗床。选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力较高的田块作圃地。11月上旬深耕细耙,做成深沟高床,床宽120厘米、高25厘米。每亩施厩肥4000公斤、过磷酸钙200公斤、火烧土2000公斤作基肥。
2、温水催芽,早春播种。
2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12公斤。播前用冷开水浸种2天,置于有草袋垫盖的箩筐中,每天喷洒40℃的温水催芽,保持种间温度在20-50℃。露白时播种。条播,行距30厘米,播深2厘米,播后盖土齐床面,再覆盖稻草,北方还要搭盖小拱棚保温。
3、强化管理,培育壮砧。出苗后揭除稻草,无霜冻后拆除拱棚。经常除草松土,雨后排除积水,旱时进行灌水。齐苗后每隔10天喷施0.2%的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苗高20厘米后,每隔15天每亩沟施人粪尿2000公斤。
5月份间苗,每平方米留苗40-50株。苗高40厘米时摘心。
4、抓住时机,突击嫁接。
7月上旬突击嫁接。选择进入盛果期的优良植株为采穗母树,剪取其上年秋梢或当年春梢中段壮芽作接芽。芽片削成3厘米长,稍带木质部。接位在砧木离地面7-10厘米处,切成与芽片削面大小相同的切口,深度至形成层,不伤木质部。将芽片贴合于砧木切面上,用塑料薄膜带露芽绑扎好接口,在接位上方10厘米处折断砧木。接后20天解除绑带,剪去接位以上的砧木。
5、先促后控,培育壮苗。嫁接后的肥水管理应“先促后控”。9月下旬前多施肥,灌水降温,抹除砧芽,促进接体生长;9月下旬重施一次磷钾肥,此后停止施肥灌水。苗高60厘米时摘心,促进嫁接苗粗壮生长和木质化。一般在苗木基部直径达0.8厘米时即可出圃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