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季海水不结冰物理化学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8:48:04
字号:

海水结冰和淡水结冰的条件不一样。住在海边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初冬冷空气来临时,陆地浅水池塘很快冻结成一层薄冰;深冬时节,江河封冻,而海面却照样波涛汹涌,海浪起伏。只有在寒潮频频爆发,空气较长时间处于低温的情况下,海水才会出现结冰现象。

为什么冬季海水不结冰物理化学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

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

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

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

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温降到0℃以下即可结冰。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时所需的温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低于4℃。随着盐度的增加,海水的冰点和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也逐渐降低。

海水的冰点低于淡水,并且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表层水开始结冰,析出盐类而使邻近水层的盐度增大,使邻近的海水的冰点再次下降。

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匀,从表层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温接近冰点时,海面才会凝固结冰。所以,海冰不象湖水河水结冰那样容易。

1:冬季海水不结冰的原因与物理化学有关。海水中含有盐分,这使得海水的结冰点降低。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水在0摄氏度以下会形成冰晶,但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和溶解物质,这些溶解物质会阻碍水分子的结晶过程,使得海水的结冰点降低。根据物理化学原理,溶质的存在会使冰的形成过程发生变化,降低其凝固点,这一现象称为冰点降低。因此,海水中的盐分与其他溶解物质导致了海水的结冰点降到了低于0摄氏度的温度,所以冬季海水不结冰。

因为河流、淡水湖泊是含盐量比较低的水资源,而海水则含有大量的盐,凝固点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气温到了零度,河流、淡水湖泊都结了冰,但是海水不结冰. 海水含有大量的盐,凝固点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气温到了零度,河流、淡水湖泊都结了冰,海水不结冰。

你可能比较觉得奇怪的是:气温明明已经是零下好多度了,为什么海水却不结冰?

原因有三点:

1. 水溶液的凝固点会下降,海洋中海水的平均盐度是千分之35,凝固点则是摄氏零下1.8度。

2.海水会流动,南、北极的洋流会往赤道流动(冷流),而赤道的洋流亦沿著大陆边缘往南、北极流动(暖流)。

严冬,把一碗清水和一碗浓盐水同时放在院子里。过一段时间,清水冻成了冰块,浓盐水却没有结冰。原来,盐水的结冰点低,在0℃的时候不会结冰,越浓的盐水冰点越低,有的海水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还不会结冰呢!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65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