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呢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灾害群发期。这一时期的黄河也屡次决口改道,给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同时也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汉武帝时期,水患持续60余年。先前,黄河在瓠子决口,后二十多年未将决口堵塞,梁、楚一带地方受害最深。这一年,汉武帝派大臣汲仁、郭昌二人征调数万人堵塞瓠子决口。汉武帝从泰山回长安途中,亲自到黄河决口处视察,将白马、玉璧沉入河中,命随驾群臣和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一律背负柴薪,终于将决口堵住。汉武帝命人在原决口处兴建宫室一座,名叫宣防宫;又开挖两条渠道,将黄河导入北行的两条河渠,恢复大禹治水时的旧状,梁、楚地区又安宁了,从此不受水灾侵害。
东汉汉景帝,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奉诏和王吴共同主持了对汴渠和黄河的综合治理活动。
王景治河的成效是卓见的。从东汉末年王景这次治河到唐代末年的八百年中,黄河决溢仅有40个年份,且都不大,主流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后来,河患又逐渐多了起来,直至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发生第三次大改道。因此,王景治河的办法和经验为历代治河者所推崇和效法。王景通过一次封建时代最大规模的治黄活动,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安流八百年。历史上对王景治河充满了赞扬之辞:“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王景治理黄河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王景治理黄河之后的东汉,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黄河流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水灾。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刨去战乱的影响,黄河流域始终是一块最重要的农业地区。在封建时代,农业的发达,就代表着人口的繁盛,社会的繁荣。所以,在这八百年里,乱世之中,谁占据北方黄河流域,谁就是最强者,谁就有实力统一全国,最起码也可以称霸四方;在治世之中,黄河流域也是人口最多,各行各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虽然南方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开发,但是比起北方,仍然无法望其项背。
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
(1)汉武帝时,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
(2)汉明帝时,由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动用几十万民工,使用多种方法,经一年时间,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扩充了大量耕地,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随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