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or,PAM)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分解有机物将磷从污水中释放出来,从而实现磷的去除。要培养聚磷菌,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聚磷菌的培养基应包含其生长所需的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常用的培养基有MgSO4-KH2PO4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等。
2. 准备培养容器:选择一个具有良好通风和足够空间的培养容器,确保容器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曝气。
3. 调整培养条件:将培养基倒入培养容器中,调整pH值至7.0-8.0。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温度至20-30摄氏度,然后加入所需的气体如O2,并进行曝气。
4. 接种:从已经成功培养出聚磷菌的污水处理设施或废水中,分离出含有聚磷菌的污泥或上清液。将其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培养。
5. 培养过程:将培养容器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定期检查培养基的颜色、气味、pH值等指标,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要注意观察聚磷菌的生长情况,确保其正常生长。
6. 驯化:在聚磷菌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进行驯化。将其与含磷高、氮低的废水混合,逐渐提高废水中的含磷量,使聚磷菌适应新的环境。驯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
7. 筛选与优化:在聚磷菌成功驯化后,可以进行筛选,选择生长速度快、活性高的聚磷菌。通过不断优化培养条件,提高聚磷菌的生长速度和活性。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培养出具有较高活性的聚磷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培养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以确保聚磷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