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如何过端午节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3:50:26
字号:

1、初一糕。

莆田人如何过端午节

端午节,在福建莆田当地,也叫“五日节”,这是流传当地的谚语。也就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端午节,天天都有传统习俗活动。

初一糕。是指吃米糕。这是福建一些地区的传统习俗。大家知道,在过去农耕时代,在农历的四五月份,是青黄不接,人们生活吃饭比较紧张。

老百姓期望粮食丰收,日子红红火火,节节高,就用大米做糕、蒸糕。祈求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是节节高,日子是步步高。吃了初一糕,“五日节”也就拉开了序幕。

2、初二粽

粽子,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传统美食了。全国各地都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人人都要品尝几个,喜庆佳节。

到了五月初二,当地人们就开始忙忙碌碌起来,开始准备粽叶、糯米、大枣、花生等等食材,准备包粽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自己准备好材料,决定包什么样的粽子。

特别是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豆沙粽、蜜枣棕、肉粽、蛋黄粽、海鲜粽等等,应有尽有,花样繁多。但是,最让人回味无穷是那淡淡清香的芳香粽叶,让人欲罢不能,还想再吃。

3、初三螺

大家一听,就能判断多是海边的传统习俗。这时候,能吃上田螺,那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按照当地民间习俗,通常是指麦螺。农历五月,是麦螺盛产的季节,螺肉肥硕味鲜,味道鲜美,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道传统美食,还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炒煮前,先要煎去螺尾,这样,吃起来味道更加鲜美;炒熟后,螺的颜色层次分明,螺口白色圆润,轻轻一吸,满口嫩滑,味道鲜美,是难得的美食。

五月的螺,最为鲜美,人们五月初三吃螺,预示清热消暑,更寓意着生活苦尽甘来,日子越过越好。

4、初四艾

艾,大家并不陌生,在家乡的田间地头,到处郁郁葱葱,甚至长的一人高,闻上去还有浓浓的清香,这可以驱除蚊蝇,保健康。记得在盛夏的夜晚,大家在乘凉时,后点上艾草,利用浓浓的烟雾把蚊子等清理干净,方法和效果很好。

艾,我们也叫艾蒿。到了端午节,我们都把它插到门口两边,味道芳香好闻,有一股清香,可以驱散蚊蝇等等害虫,避邪除毒,净化空气,还能祛病去灾、杀菌防病,保护全家身体安康,生活幸福。

5、初五扒龙船

农历五月初五,就到了端午节,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活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划龙舟比赛,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流传有几千年了。

划龙船是最具地方特色的端午习俗,活动高潮迭起,人们喜气洋洋,为纪念贤臣屈原投江,大家划船争相进行救护。在当地,几乎村村都有龙船,到了端午节,他们精心挑选勇士参加比赛,充分准备。然后,就开始扒龙船,也就是划龙舟。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61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