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期佛教盛行,修观建寺大兴。南北朝时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仍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合方形庭院布局(塔院式)。此时盛行“舍宅为寺”,王侯贵族第宅改建寺。一般改动不大。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廊庑环绕,保留花园,为后世汉化佛寺建筑主流。实例无存。
南北朝时,北朝僧徒谄称皇帝为“当今如来”,铸巨大金铜佛像以象征帝王。这些大像,塔不能容,需建殿安置,以与其兼有的帝王身分相应。佛殿的地位因此越来越高。寺院布局从以塔为中心,变为中轴线上前塔后殿,最后变到以殿为主采取中国宫殿的布局。大约到北朝末和隋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