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什么品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3:13:19
字号:

兰花素来是生长在幽谷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绽放芬芳,也不因为清寒而畏缩,故而有"空谷佳人"的美誉。兰花有着飘逸的绿叶、秀丽的花瓣,散发着清幽的、迷人的香气。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什么品质

自古以来,兰花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它是兰科多年生的宿根植物,多在峡谷深山或疏林中生长。

中国的兰花大多是地生兰,比如春兰、建兰、墨兰、寒兰、台兰等等,这些品种的兰花,大多开的花小而少,花色清雅不艳,高洁脱俗,具有幽香而淡雅的气质,花朴实含蓄,与中国文化相辅相成。

现在的大多西洋兰花都属于气生兰,大多产于亚热带地区,通常附生于树干、枝条或岩石上,具有"空中花卉"的说法和称呼。气生兰的花一般比地生兰的花朵大一些,而且气生兰花朵艳丽奇特,也有着不同的一番风味。比如蝴蝶特兰和兜兰等。

赏兰花一般指的是地生兰,虽然他的花朵不比气生兰那样奇秀艳丽,但却有着秀外慧中的含蓄和清幽馨香的气味,使得大多数人倾倒。

作为"花中君子"的兰花,素来被人们认为是最具有欣赏价值的花,其欣赏价值在竹、梅、松之上。因为竹有节却无花,梅有花但无叶,松有叶而无花。唯有兰花既有叶也有花,还有清幽迷人的香气。赏兰花甚至有"观叶胜观花"的说法。

兰花姿态优美、短秀,颜色素丽而不娇艳,兰花高洁脱俗,人们赋予了它高洁、高贵的性格。生长在穷乡僻野却不争不抢,,不与百花争艳也不求在世上闻名,古人称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君子,而兰花高尚、高洁脱俗的品性与君子的品德相符,所以,"花中君子"的美誉是兰花当之无愧的。

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

兰花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可谓是伴随着我们中华文明而生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时候,越王勾践已经在浙江绍兴的山上种植兰花。唐代时期养兰之风盛行,宋代时黄庭坚也有写盆栽养兰花的诗句"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在赵时庚的《金漳兰谱》和王学贵的《兰谱》中已经记载了三十多种兰花品种并详细介绍了栽培兰花方法。明代时,与兰花有关的著作更是不断涌现,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

花草四雅:菊花高雅 水仙素雅 菖蒲清雅 兰花淡雅

兰花文化

在我国,许多人都喜欢兰花,在南方更是有许多种植栽培的兰花的人,兰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古人把上好的诗文称为兰章,把朋友结为兄弟称为金兰之交,把来访的贵客尊称为兰客,这些例子都说明古人对兰花及其高洁脱俗的品格的喜爱。

兰花四清:气清 色清 姿清 韵清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幽兰》

这首诗抒发了人们对兰花高傲性格和刚毅气质以及它的雅洁不艳的赞美,进一步生动的表达出人们对兰花的赞美和喜爱。

兰花有着高洁脱俗的性格,也有不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傲品格,兰花是极不情愿被移植到繁华的都市中去的,一旦被移植到喧嚣的城市,必须要满足顺其自然的条件让其生长,否则就会枯萎死亡。在古时,兰花也被用来比喻不愿接触喧嚣的隐士,在现在,人们则将它比喻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在古代,人们也把兰花比作美人: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题杨次公春兰》 苏东坡

诗人把春兰的风姿直接比喻成美人,春风灵动下的兰花,幽香隐逸,它隐藏于深深的蓬艾之中,只闻其象,不见其姿。诗人借兰花也写出了自己要像屈原那样以兰花为友,不敢亵渎。

雪径偷开浅碧花,永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世家——杨万里

懂兰、爱兰之人对兰花的欣赏也是很有讲究的:观其"姿",品其"色",闻其"香",赏其"韵"。兰花的花姿、叶态都非常优美典雅,整株兰花姿刚健挺拔、气宇轩昂,花开之时,亭亭玉立,绰约多姿,叶态青翠葱茏,柔中带刚,疏密有致。兰花的香味具有一股穿透力,让赏兰之人为之清香的气味动容。

兰花的品格是我们中国人都喜爱的,所以,大多数人都喜欢兰花、种植栽培兰花,兰是花中君子,它高雅脱俗的气质值得我们学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60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