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位管理(小龙虾)
茭白田中的水位应根据茭白的生长发育特点灵活掌握,萌芽前灌浅水30厘米深,以提高土温,促进萌发;栽后为促进成活,保持水深50~80厘米;分蘖前仍宜保持80厘米的水深,促进分蘖和发根;至分蘖后期,加深水位至100~120厘米,以控制无效分蘖;7~8月份高温期宜保持水深130~150厘米,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以减少病虫危害。雨季需注意排水,在每次追肥前后几天,需放干或保持浅水,待肥料吸收入土后再恢复至原水位。
2.
科学投喂
可投喂自制混合饵料或购买专用饵料,也可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如鱼肉、螺蚌肉或屠宰场的下脚料等,沿田边四周浅水区定点多点均匀投喂。采取“四定”投喂法,每天投喂2次,上午8~9点投喂1次,傍晚6~7点投喂1次,傍晚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70%。
3.
按需施肥
重施有机肥作基肥,基肥常用人、畜粪便和绿肥;追肥多用化肥,宜少量多次,可选用尿素、三元复合肥、钾肥等,禁用碳酸氢铵。有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基肥在茭白移植前深施,追肥应采用“重、轻、重”的原则:
施提苗肥,在栽植后10天左右,茭株已长出新根成活,施第一次追肥,每亩施人粪尿500公斤;施分蘖肥,在分蘖初期,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以促进生长和分蘖;施调节肥,在分蘖盛期,若植株长势较弱,适当追施尿素,每亩施5~10公斤;若植株长势旺盛,则免施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