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也称为拟(生)除草素。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或传导来抑制植物生长和发育,从而实现对杂草的控制。
乙烯利的杀花原理是通过影响植物中的生长素代谢来抑制花芽的形成和发育。具体来说,乙烯利可以抑制植物体内生长素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减少生长素的合成量;同时,它还可以抑制生长素的运输和转运过程,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正常传导。这些作用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水平降低,进而抑制了花芽的分化和发育过程,从而起到了杀花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乙烯利的杀花效果与使用时期、浓度和处理方式等因素相关。正确和合理的使用乙烯利可以有效地控制花芽的形成和发育,达到对花的杀灭的目的。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对作物生长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乙烯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或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操作。
能抑制花粉管的伸长,通过自身分解生成乙烯,促进幼果果柄离层的细胞形成,导致果实脱落。
一般浓度0.3%~0.5克/升,在盛花前或落花后10天左右喷施均可。
优点:乙烯利既能疏花,又可疏果,适于坐果率高、大小年严重及疏除困难的品种。
缺点:在高浓度下疏果作用较强,遇高温天气,有疏除过量的危险。
乙烯利的疏花疏果的原理是,当喷施乙烯利时,它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不能授粉受精而成无效花,再就是喷施乙烯利后,它自身不但分解成为乙烯,又会诱导幼果生成乙烯,促使果柄形成脱离层细胞,从而导致幼果的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