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米以下就不需要增氧了。
水深,只能说没坏处。
水深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水体容量,若溶氧有保障、水温分层能有效避免,是可以提高产量的。
从透明度的角度来讲,若无增氧或搅水机械,1.5~2米以下基本就达到了溶氧的补偿深度。即在此深度以下光合作用基本没有,整个水体处于低氧状态。
夏天深水能起到降温作用,大水面(水库、河道)溶氧和光照的补偿深度会比精养池塘大很多。
不需要增氧,水塘里是自带氧的,鱼可以在里面自由呼吸
池塘养鱼水的深度以2-3米为最佳,至少1.5米。当水深2-2.5米时,应进行机械增氧或加注溶氧量较多的新水,以改善近底层水的溶氧条件,提高放养量。 池塘养鱼水的深度要根据季节的不同适时调整
肯定要,要不然会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