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由来有多个版本的传说和历史故事。
一种说法是,相传在远古时期,黄帝的后裔慕容氏部落曾在这一地区居住,他们以马为养殖、繁衍的主要生活方式。慕容氏部落的首领是一个名叫侯马的人,他在此地发展部落,因而得名为侯马。
另一种说法是,侯马的由来与春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管仲有关。据说,管仲曾经被放逐至侯马附近的地方,并在那里储存谷物,并开始从事农业、畜牧业等经济活动,使当地的经济得到了提升。因此,人们以管仲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地方,称之为"侯马"。
不论是哪种说法,侯马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它在古代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农业和交通中心,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如今的侯马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侯马古称"新田",是春秋时期晋国都城。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将都城迁至新田,称为新绛。传位13世,历时216年。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在此设驿站,北接平阳府,直达幽燕,南出铁岭关,通往秦、豫、蜀、楚,为北方最大的驿站之一。因配备马匹多,过往的朝政要员多在此食宿等侯,换乘马匹,故称侯马,而上马乡"踞侯马之南,从前驿递往来必经,自侯马望之马首翘跳动以此得名"
侯马,山西省辖县级市,由临汾市代管,是山西省行政区域面积最小的县级市。
据考古发现,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古称“新田”,春秋时为晋国迁都城于此,称为新绛。
秦、汉置绛县,刘邦封周勃为绛侯于此。东汉、魏、两晋置绛邑县。
明洪武八年(1375年)绛州金台驿迁“下马里”为驿站时,因忌讳“下马”二字,而“下”在当时地方言中读如“侯”,故将驿站登记为“侯马驿”,侯马从此成为正式地名。
1958年,曲沃、新绛、汾城合并建侯马市。1962年去市复设曲沃县。1971年,复置侯马市。
2000年临汾撤地设市,县级侯马市改由山西省直辖、地级临汾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