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种:播前要精选种子,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沙棘种子。
(2)播种季节: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播种,但以春季为宜。春季在土层5cm深处温度达9~10℃时,沙棘种子就可以发芽,以土温14~16℃时播种最为适宜。秋季播种一般要晚,以防种子发芽易遭霜害。秋季播种不需要催芽只播干种子。
(3)播种量:一般播种量60kg/公顷,可产成苗82.5万株/公顷左右,播种量以52.5~67.5kg/公顷为宜。
(4)种子催芽:沙棘播种前应做好浸种催芽。催芽时先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2h,然后再进行催芽处理。主要方法为混沙处理,用40~60℃的温水浸泡1~2昼夜捞出,按1∶3的比例混入湿沙,堆放在背风向阳处,用塑料薄膜或芦苇席草帘等物覆盖增温保持一定温度,播前5~6d每隔1d翻动1次,以后每天翻动1次,经过10~15d当30%~4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或直接装入麻袋置于背风向阳处或热炕上,每天翻动1~2次并用冷水淘洗一次,保持一定温度,经过5~6d当有30%~4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5)播种方法:为利于苗木生长和便于管理,沙棘应采取大行距、宽播幅播种,一般播种行距20~25cm,播幅宽10~15cm,沟底要平,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播幅内,覆细沙土2.0~2.5cm,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若春季播种时土壤干燥。
在播种之前应当进行种子处理,能够有效提升苗木的发芽率,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使用50 kg的水对质量50 kg左右的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约为24~36 h,能够有效避免苗木在生长期间的病虫害现象。
种子充分吸收水之后就可以将浸泡的种子捞出,放在室温环境中,保证种子能够透气发芽。对于较为粘稠的种子可以进行清水冲洗,保证每天的冲洗次数在1~2次左右即可。当种子出现白色芽就证明种子已经处理完成。
一、播种繁殖
播种是沙棘比较常用的繁殖方法,分为春播和秋播,在这之前通常需要先浸种,这样可以提高出芽率。准备好疏松肥沃的土壤,将种子埋在里面,浇一次透水,这样可以促进生根发芽。为了提高发芽率,播种的时候往往会播多个,长出后再进行间苗。
二、扦插繁殖
沙棘扦插多在6月进行,挑选半木质化的枝条,长度在7-10厘米之间,将它下面的叶子去掉,剪口要平一些。把它底部浸泡在吲哚丁酸溶液中12-24小时,这样可以促进枝条生根。如果木质化程度比较低,可以缩短浸泡时间。之后用泥炭搭配沙子作为基质,将插条插在上面,之后要浇水,保持它的湿润。
三、嫁接繁殖
沙棘嫁接一般在3月份进行,方式多选用劈接。砧木多用本砧,接穗的粗细程度要和砧木差不多,这样更方便二者的愈合。接穗一般选用2-3年生的枝条,要将它剪成5厘米的小段,下面要剪成楔形,将其插入到砧木的切口中,确保二者贴合后,用塑料带将其绑好即可。
四、压条繁殖
沙棘压条要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剪取一根两年生的枝条,长度在15厘米左右。在枝条的基部进行环剥,然后把枝条拉低,将环剥的地方埋到土壤,等待它生根发芽,生根后就可以和母株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