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采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地温,使营养体和花芽得到充分发育,产量可提高1倍以上。
播种育苗夏播可在6月中旬麦收前后播种。栽植1/15公顷大葱需用育苗田130~200平方米,用优质原种500克。选3年以上没种过百合科蔬菜的地块,施入无机、有机肥,浇水。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少量细土均匀撒入育苗田,盖过筛细土1.5~2厘米。遇天旱不易出苗时可浇蒙头水1~2次,直至出苗齐全。
苗期管理苗期正值盛夏时期,遇旱适当浇水,并追肥1~2次,每次每1/15公顷追尿素2~3千克。
适期定植一般于9月下旬或10月初玉米收获后定植。
水肥管理冬前在冻化交融时浇越冬水,春季返青后视土壤情况浇水2~3次,并冲施化肥。浇水应小水慢灌,尽量不要把地膜弄赃,以确保增温效果。
辅助授粉花期应进行辅助授粉。面积大时可放蜂帮助授粉。面积小时可以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于上午9~11时,手戴清洁并带有绒毛的手套,逐一抚摸有新开小花的葱头(花序),但注意用力要轻,以免损伤柱头。
适期采收当花序上有黑色种子显露出来,即可分期采收。采收后将花序摊在席子上,在早晨或傍晚的弱阳光下晒干。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以免影响发芽。晒干后将种子抖搂出来即可。
在地膜种植技术中,农民将一层特殊的塑料薄膜铺在土壤表面,然后在薄膜上开孔种植大葱。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减少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提高大葱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地膜还可以保护大葱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增加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均匀度。此外,地膜种植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友好。因此,大葱的地膜种植技术是一种受到农民广泛应用和推广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