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期种植管理
芋头种植前期是指每年的4月上旬至6月上旬。
当芋头有5-6片叶子时,子芋便会出现,此时每667平方米需要随浇水灌溉施入碳酸氢铵40-50kg、钾钙复合肥50kg。
一般可以用50%多菌灵800倍防治叶斑病,同时还要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
芋头的整个生育期需要遵循早期少水、中期足水、后期排水的浇水原则。
土壤水分在60%时一般可以不浇水,土壤水分小于40%时可以适当的浇1次小水。
2.中期种植管理
中期是指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
随浇水灌溉灌根甲基硫菌灵0.5kg+磷酸二氢钾可以防治腐烂病,而红蜘蛛、蚜虫一般可以用10%氯氢菊酯乳油+吡虫啉喷施防治。
当芋头生长至8-10叶时,每667平方米可以随水追施碳酸氢铵20kg、钾钙复合40kg,确保子芋能够顺利的膨大。
4-5天浇水1次,把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85%左右。
3.后期种植管理
后期是指7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当土壤水分超过85%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清沟沥水,垄沟中不能够有积水,而在收获芋头前20天需要停水。
一般可以在8下旬至9月下旬,选在晴天、土壤干松的时候收获子芋。
若是需要采收芋种,便需要在10月上旬,把地上10-15cm的茎叶割掉,待1-2天伤口愈合后再收获。
4.芋头收获管理
一般种植芋头7个月左右就能够收获了。
芋头地上部的叶片变枯黄,根系也逐步变枯萎,就代表,芋头成熟可以收获了。
芋头收获时首先挖出芋头一边的泥土,随后再抓紧茎叶向内拉,避免芋头出现机械损伤。
在去掉芋头的茎叶后,再把母芋与子芋分开,接着再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几天,然后便可以放在阴凉的地方进行储存,温度应在7-10℃,相对湿度应在85%。
1. 土壤和水分管理:芋头喜欢湿润的土壤,所以需要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不要让土壤过分干燥;同时也需要适量的施肥和灌溉。
2. 病虫害防治:芋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和虫害侵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及时采取一些防治措施。
3. 叶片修剪和贴袋:芋头的叶片容易繁茂,在生长期需要定期进行叶片修剪,以保证光线的透入和通风的良好。同时,还可以在果实中心处套上果实袋,以保护芋头,防止芋头果肉被日晒,风吹等不良因素影响。
4. 分株和移栽:在芋头生长期适当地进行分株和移栽,可以促进芋头的生长和繁殖,增加产量。
1、选择土壤质地好的沙土地或沙壤土种植。
2、精细施肥。以有机生物肥为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搭配缓释中氮高磷高钾硫基复合肥;增施中微量元素肥,尤其是钙肥的施用。
3、注意种子包衣,达到防虫防病壮根提质增产的目的。
4、做好苗期壮根、促早膨大工作。建议在四叶一心时,叶喷高产素+氯化胆碱;间隔7~10天补喷1~2次。
5、膨大封行期,结合速效高钾水溶肥,并中耕培土。
6、中后期保叶补钾提产改品质。建议叶喷高钾素+氯化胆碱+杀菌剂(吡唑醚菌酯)1~2次。
1.苗期管理
芋头播种时要注意播种密度,不宜过稀也不宜过密,播种的时候一般都是芽朝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微露出种芽尖为宜,然后覆盖地膜。
在出苗前后需要做好除草工作,保持土壤湿润。
2.水肥管理
芋头耐涝不耐旱,在芋头出苗期和苗期由于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不需要太多水分,只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芋头生长阶段一般需要追肥四到五次,第一次追肥在芋头苗期生长4到5叶的时候进行追肥。
第二次追肥在芋头开始进入分蘖期的时候进行,每亩追施腐熟粪肥500公斤左右,腐熟的花生麸50公斤左右。
第三次追肥芋头球茎膨大期的时候进行。第四次追肥在孙芋陆续发生的时候进行。最后一次追肥在芋头生长后期,芋头叶片开始出现黄落的情况的时候进行追肥。
芋头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定植时可以向土壤中施入复合肥,提高土壤的含肥量,从六月份开始,要每隔半月追施一次粪肥,并为植株松土除草,而且芋头喜湿,每天早晚要疏通沟渠,对大田进行灌溉。
一、选择时间
想要种好芋头就要选择合适时间,因芋头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环境中,在一年四季中只有春季是最适合芋头生长,具体时间就是在3-4月份左右。这个时候种植后存活率非常高,且生长速度比较快。
二、催芽处理
在选择芋头的时候,最好是以生长饱满、颜色为淡棕色芋头为佳,这样在种植后适应环境能力强,生根发芽快。随后清洗干净摆放在盛水碗中,注意碗中水分不能高于芋头一半。最后等待生长出小芽即可。
三、种植土壤
准备好合适土壤,以疏松透气、深厚肥沃沙壤土最佳。将铁铲在土壤中挖出合适大小的土坑,将芋头直立放在土坑中,注意有芽的一定要朝上。种植好以后埋土覆盖并保持土壤松软湿润环境。
四、养护管理
等待芋头生长出枝叶后就要做好养护管理,首先在第一次浇水要浇透,注意不可有积水现象。每天保证有足够阳光照射,不得少于5个小时。注意光照过强就要及时遮阴。最后适量施肥,在每一颗芋头的下面施10粒复合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