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话窝罐是指贩菜买的人,在八九十年代,当时中国物质没有现在这样丰富,计划经济什么都票证,光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东西,有些没有工作的人,就起早贪黑到边远集贸市场贩一些蔬菜水果什么的到城里来卖。
从中挣点差价,养家糊口,他们一般没有固定场地,打一抢就跑,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物质越来越丰富多彩,这些窝罐里也华丽转身变成市场上的大小老板。窝罐这个名词也成为我们历史记忆。
解放以前南昌小商小贩之间的行话,即“二贩子”。说白了,“窝罐”就是“二贩子”,就是把货物从甲地贩运到乙地销售的人。比如说,把南丰的橘子贩运的北京去卖、把黎川的蘑菇贩运的抒怀去卖。
还有更多的是小规模经营,比如说,从水果批发大市场贩了一百斤香蕉再在小街小巷吆喝叫卖、从洪城大市场批发了一些文具玩具再在小学门口摆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