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不同。
石斑鱼体一般呈椭圆或长椭圆形,侧扁;头长大于体高;背鳍鳍棘部强大,与鳍条部相连,背鳍鳍棘7~11根,鳍条10~21根。斑鱼的形态特征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顶各有2行黑色斑纹。
2.生活习性不同。
石斑鱼:石斑鱼为底栖性鱼类,其成鱼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及近岸岩礁区域,也有部分栖息于底质为沙质、泥质或淤泥质的海域。斑鱼:斑鱼的生存水温0℃—41℃,最适水温26℃—28℃。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底深处,当冬季水温过低时,其将身体后半部潜埋于淤泥或草堆里,头露在水中不吃不动。
3.分布范围不同。
石斑鱼:石斑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沿海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斑鱼:斑鱼是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
野生红瓜子石斑鱼与养殖红瓜子石斑鱼有许多区别。野生红瓜子石斑鱼是从大自然中捕获的,它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更加健康和强壮,而养殖的红瓜子石斑鱼则是在人工的环境中养殖,没有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机会,肉质也不如野生鱼那么紧实。
一看颜色,养殖的石斑鱼一般表面的颜色会比较深。而野生的石斑鱼则颜色较浅。
二看活性,野生的石斑鱼肯定是比较凶猛的,养殖的则比较温顺,好动性没那么强。
三看鱼肉,野生石斑鱼肉颜色比较白,而养殖的肉质颜色较深,一眼就能分辨。而且养殖的肚子里的黑膜比较多,野生的几乎没有。
我们在生活中对各种各样的水产品多多少少还是会有所了解的,但也有些是比较难以分得清楚的,因为有的水产品是野生的而有的是人工养殖的,比如野生石斑鱼与养殖的石斑鱼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看外表,野生石斑的颜色较浅且鱼肉是白色,而养殖的外表和肉是深灰色的,味道上野生的会比较腥而养殖的味道是清淡的,口感上养殖的比较细嫩,野生的就比较粗。虽然说这样一比较养殖的会比野生的好吃,但野生的营养物质是多过养殖的。
方法一
步骤/方式一
野生石斑鱼颜色鲜艳有光泽、体型修长偏瘦
步骤/方式二
养殖石斑鱼鱼身颜色淡、肚子大、由于在网箱生活大多数鱼的嘴唇都会在网箱壁刺破。
步骤/方式三
野生石斑鱼鱼肉紧实有光泽、味道鲜甜
步骤/方式四
养殖石斑鱼口感油腻、鲜甜味比野生的差很多
1、外观:野生石斑的斑点颜色较浅,且鱼肉呈白色,而养殖的外表和肉都呈深灰色。
2、鱼身:野生石斑的肉比较结实,这算是海鱼的一些共性,而养殖的鱼身较软。
3、味道:野生石斑的味道比较重,有一种淡淡的鱼腥味,而养殖的味道比较清。
4、口感:野生石斑的肉质比较粗,口感有点差,而养殖的会相对比较细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