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水产养殖是指在近岸浅水区域,利用多种养殖方式如虾池、网箱、浮筏、定置网具等进行的各种形式和水平的养殖活动。我国养虾发展很快,年产量达到16.5万吨(未包括台湾省),占世界养虾量的29.2%。随着对虾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对虾养殖产量逐年上升,由亩产十几千克上升到200~400千克。世界贝类养殖品种共计44种。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牡蛎产量最高,贻贝类、扇贝类产量随居第三位,中、日两国是世界上贝类养殖较多的国家。按目前人工养殖贝类的发展速度,预计到本世纪末,世界贝类产量可达到760万吨。随着贝类人工养殖品种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展,天然贝苗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相应促进了工厂化贝类育苗业的发展。目前亚洲贝类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海藻类增养殖历史不长,养殖种类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近海水产养殖业的水平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产品、区位和养殖方法。
发达国家多采用密集型养殖法,其养殖水平受市场经济和资源竞争所驱动,这种状态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发展中国家多以分散型或半密集型养殖为主,虽然占用海域面积大,但管理水平较差,产量并不高。
教学
水产养殖工程学是把工程技术和水生生物学原理、方法相结合并应用于水产动植物养殖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水产养殖设施、设备的建造、研制、开发及其有关生产工艺、营运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实施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已进人“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相互交叉、汇聚、融合的新阶段,形成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因此,坚持科学目标下的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创新,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水产养殖年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2/3,从业人员总数占世界从业人数的1/3。 一直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准入门坎较低,从业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随着水产养殖的集约化、工程化、精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端的技术人才以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因此,水产养殖本科教学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