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怎么冲施肥料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7:04:53
字号:

1.要选用不易挥发或挥发性比较差的肥料进行地面冲施:大棚的通风量比较小,容易聚集有害气体,发生有害气体中毒现象,因此,不宜选用易挥发的肥料进行地面冲施。 2.施用方法要得当:冲施肥时应把固体化肥提前溶入水中化解,制成母液,然后随水冲施(有机肥冲施时应提前10天左右进行沤泡,取上清液随水冲施)。切忌直接把化肥撒入,然后浇水冲施,以免造成施肥不均匀,局部浓度过高,发生烧根现象。 3.肥液浓度要适宜:冲施肥的浇水量一般比较大,施肥时,肥料被高度稀释。如果施肥量不足,肥液浓度过低,则肥效差,起不到施肥应有的效果;如果施肥量过大,或施肥时浇水量不足,造成肥液浓度过高,则容易发生烧根。一般按正常浇水量浇水时,固体化肥可按常规地面施肥量的120%左右施入,液体肥料以肥液混到水中后,水稍显浑浊为宜。专用冲施肥可按说明进行。 4.浇水量要适宜:冲施肥时不宜大水漫灌,以避免或减少肥料中的养分大量随水流失。但也不可浇水过少,防止肥液浓度过高发生肥害。具体浇水量应根据土质类型、栽培畦类型以及蔬菜栽培时期来确定。适宜的浇水量为浇水后水能湿透根系主要分布区域内的土壤。 5.注意平衡施肥: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平衡施肥,各种肥料交替施用。 6.冲施肥后注意防气害:冲施肥后要注意通风,棚室内就容易积累有害气体,从而导致蔬菜发生气害。在蔬菜生长中后期需要追肥时,可选择晴好的上午进行,追肥以后通小风。一旦发生气害,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是及时松土、加强通风,使有害气体尽快散发出棚,连阴天也要适当放风,早晚小放,中午大放,或低温时小放,高温时大放。二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受害作物尽快恢复生长。 7.冲施肥不宜常用:冲施肥过勤、过量,会造成棚室菜地土壤板结、沤根、菜株萎蔫等不良现象;冲施肥主要是氮肥和钾肥,含磷量少,钙、镁等微量元素极微,营养不均衡;冲施肥效果仅限于土壤表层,加上地膜覆盖,棚室内温度相对比较高,表层根多量大,如果遇到低温寒流或用一些劣质肥冲施,往往容易出现烧根现象,造成烂根。此外,滥用冲施肥还会导致蔬菜徒长,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加剧棚室土壤性状盐渍化。

大棚蔬菜怎么冲施肥料好

大棚蔬菜施肥一定要注意什么?

(1)注意施用CO2气肥

适量施用CO2气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2)注意蔬菜的需肥特性

大棚蔬菜应以生物菌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因为大棚是封闭性设施,空气流通受到限制,CO2气肥得不到补充,所以必须增施有机肥料,以便解决CO2气肥的缺乏问题。大田蔬菜,叶菜类应注重氮肥,果菜类注重磷、钾肥,根茎类注重钾肥,且要平衡施肥。

(3)注意磷肥与锌肥不可混合使用

磷、锌之间常发生化学固定作用,使用磷肥过量会抑制锌的吸收。温室大棚温度高、湿度大,磷的有效性比露地高2~3倍,因此注意适量减少磷的用量,以防抑制锌的有效性。如发生缺锌症状,可用0.05%~0.2%硫酸锌叶面喷施。

(4)注意钾、镁间的颉颃作用

钾与镁之间常发生颉颃作用,所以蔬菜施用钾肥时一定要因土、因作物施肥。如施用钾肥过量后,易诱发缺镁性生理病害,黄瓜叶脉间黄白化、叶脉仍呈绿色,番茄中部叶片首先发现**斑块。缺镁时可喷硫酸镁或钙镁磷肥浸出液。

(5)注意氮肥的适量施用

氮肥过量不仅会引起蔬菜产品硝酸盐含量高,达不到无公害标准,而且还能抑制一些其他元素的吸收。施氮肥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造成茄子萼片纵裂、果肉木栓化;番茄、辣甜椒发生脐腐病;结球甘蓝内部变褐、腐烂等。氮肥过量还会引起蔬菜缺硼、缺钾、缺镁等生理性病害发生。

(6)注意不宜施用含氯素化肥

因为氯离子可使蔬菜淀粉及糖分降低、品质变劣、降低产量,还会残留在土壤,毒害根系,并引起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盐分,使土壤盐碱化。

(7)注意大棚菜不宜施用速效氮肥

因速效氮肥极易分解、挥发氨气,尤其在大棚内因温度高,挥发作用更甚。即使白天开口放风也不能随水撒施或穴施,以防蔬菜被氨气熏伤叶片,诱发氨害致死。

(8)注意磷肥有效性的利用

磷肥在土壤中不易移动,且与土壤接触后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所以磷肥要和有机肥掺混发酵后施用,或加工成颗粒剂施用,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

(9)注意钾肥有效性的利用

钾肥是肥料三要素之一,钾肥的有效利用很重要。

(10)生长期短的蔬菜可一次性底施,生长期长的可底追各半

在开花前施钾肥最好,后期缺钾宜叶面喷施。

铁极易被土壤固定转化成难溶性化合物而失去肥效,且在蔬菜叶片内不能循环利用,用0.1%~0.3%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施,要喷洒均匀细致,每隔5~7天1次,连续喷施2~3次。如土壤施铁肥,要与有机肥一起堆沤后混合使用。

近几年来,大棚蔬菜发展很快,对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大棚蔬菜栽培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由于大棚特殊的小气候,通风透光差,棚内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施肥量过大、施肥不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养分比例失调,还会引起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种植大棚蔬菜时,一定要科学施肥,提高施肥技术。

 

一、大棚蔬菜施肥误区

目前,由于广大菜农受传统施肥习惯的影响,大棚蔬菜在施肥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1、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有机肥的碳氮比小,分解快,局部易产生高温和高浓度的氨及有机酸,容易引起烧根。故应将农家肥发酵腐熟后施用。

2、过量施用氮肥。仅靠施用单质氮肥来补充养分,致使土壤中的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随着棚龄增加呈减少趋势,致使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从而诱发各种病害,如芹菜茎裂病、番茄脐腐病等。

3、施肥量过大。大棚蔬菜往往施肥量过大,尤其是化肥一次用量过高,易引起肥害,导致作物根系吸水困难,僵苗不发,叶片畸形,严重时作物逐渐萎蔫而枯死。

4、偏施化肥,养分利用率下降。当某种养分过量时,会产生拮抗作用,使作物表现出缺素症状。如氮过量引起缺钙,造成大白菜干烧心;土壤中盐分浓度高抑制草莓对钙的吸收,导致生理缺钙;钾过量降低了钙、镁、硼肥的有效性;磷过量降低了钙、锌、硼肥的有效性。

5、长期施用含氯化肥。氯能降低蔬菜中的淀粉含量,致使蔬菜品质变坏,产量降低,而且残留于土壤中导致土壤酸化易造成土壤脱钙,引起板结。

此外,施肥方法不当也容易伤害植株,如高浓度复合肥施肥时靠近根系,导致蔬菜叶片边缘像开水烫过,几天后焦枯。

二、科学施肥是实现大棚蔬菜优质、高产的关键。

大棚蔬菜施肥原则是: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生物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补充微肥。

1、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底肥在蔬菜定植前一周施用较好,与土壤混合均匀。追肥应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则,可以在距离植株7-10厘米的地方沟施或者穴施;追肥后要及时覆土、浇水,切忌施肥后不浇水;注意不要将肥料直接撒在地面或植株上,以免肥料挥发或烧伤蔬菜秧苗。

2、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生物有机肥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可弥补大棚内二氧化碳的不足。

3、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补充微肥。结合大棚蔬菜的需肥规律,在合理增加施肥量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施肥方法。不同种类蔬菜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是不同的,茄果类蔬菜对钾、钙、镁的需求量大,结果盛期应保证有充足养分供应,一般在旺盛生长期前及时追肥;叶菜类蔬菜在结球期要保证氮、钾供应充足;根茎类的蔬菜应注意在根茎膨大前追施磷、钾肥和硼肥。总体上要求“控氮、增钾、补微”,即控制氮肥用量,增加钾肥,补充微肥,协调氮、磷、钾的比例。

4、不同的肥料施肥方法也不同。氮、钾肥作基肥施用,可以施得深些,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磷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失去肥效,因此,应作基肥或在蔬菜前期集中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层中。磷肥、锌肥不宜同时施用,因为磷、锌易产生拮抗作用,可隔1-2年再施。铁极易被土壤固定转化成难溶性化合物而失去肥效,可用0.1-0.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应该在蔬菜需肥高峰期及蔬菜生长后期,最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傍晚的时候进行,尽量将肥液喷到新叶及叶子背面,以利于蔬菜吸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3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