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防治原则:一是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品种,调节蔬菜生育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二是防止新的病虫侵入,对已有的病虫采取压低越冬技术、切断传播途径等手段,防止病害侵染,或将虫害消灭于严重为害之前;三是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
(一)、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健身栽培、合理轮作等一套农业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
(二)、物理防治
通过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但有利于或无碍于蔬菜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有害微生物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四)、化学防治。无公害蔬菜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病害流行、虫害爆发时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加以使用,既要防治病虫为害,又要减少污染,使上市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我稍微给你总结下吧,其他的人再补充:
1、灰霉病
(1)生态防治: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
(2)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药剂防冶:
发病初期喷施25%敌力脱乳油3000-4000倍液、30%爱苗乳油3000-40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阿米西达乳油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细菌性角斑病
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病原菌经伤口和水孔入侵发生为害。高温多雨、地势低
洼积水,多年连作,肥水管理不当,都会加重发生。暴风雨后迅速发展,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浸2小时,
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9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按常规操作浸种催芽;
(2)药剂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加收米液剂400-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42%三氯异氰尿酸800倍液体、新植霉素4000倍液、农抗120、2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
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白粉病
发病初期在叶面长有稀疏白色霉层,逐渐叶面霉层变厚形成浓密的白色圆斑。发病重时感染枝秆、茎蔓,发
病后期叶片发黄坏死。
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棚室蔬菜上越冬。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温暖潮湿、阴雨天气及密植的环境易发病流行,大水漫灌,湿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后期衰弱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适当增施生物菌肥、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采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32.5%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2%加收米水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4000倍液喷雾。
进入秋冬季大棚蔬菜也是种植管理期,对于密闭空间,一旦发生病虫害防治不当,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加上这几年用药问题,很多病虫害有了抗性,也导致用药效果不好,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怎么解决呢?
相信不少朋友都听别人说过对于病虫害抗性问题,一定要轮换不同的药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抗性问题,但是对于种植户或者经营者来说,换药太麻烦了,有时候效果也不怎么好,因为其他人用过了,也会导致抗性出现。
这
也就导致为了防治,开始复配多种药,不仅导致成本提高,农药残留问题也开始出现,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可采取下面二种方案试试:
1、采用生物防治,如使用微生物菌剂肥、生物菌富硒肥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这个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2、打药的时候加入可以解决病虫害抗性的有机氟助剂,这类助剂可以解决病虫害产生的抗性问题,相当于用一种药就可以防治了,也会减少我们用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