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腐殖质、排水条件好且具有一定灌概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种植。
2、整地施肥。深耕改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药材根入地较深,特别是根用药材,根入地深者可达50cm。为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扩大根的吸收范围和生长空间,促进药材的高产优质,选好地块后,应普遍进行大型深耕,打破犁底层,加深活土层,并做到深耕细整,整个耕层达到透、细、平、实;结合整地起高畦,使整个耕层深度不低于30cm,既加深了活土层,又利于排水,保证了中药材的稳药用植物的施肥。
3、繁育方法。种子直播的药材:一是抓好足墒播种,这是保证一播全苗的关键。墒情不足地块做到补墒播种,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二是严格控制播种量,播种量过大,不仅浪费种子,还易产生老弱苗,后期长势减弱,影响产量。一般根据留株数的5-6倍安排播种量为宜。
4、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留取壮苗,确保苗全苗匀苗壮从6月份开始,搞好中耕除草,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减轻病虫害发生率。
5、科学追肥,合理排灌。根据药材生长情况和土壤质量及时进行追肥和排灌。追肥时间:春季幼苗开始生长时进行第1次追肥,6~8月份药材生长旺盛期追施2~3次长肥,10月初追施磷、钾肥,促营养物质的转运,促进根的发育充实。进人汛期后,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管理,及时排水防止内涝。对需越冬生长的药材,10月初结合施肥培土于根部,以利根茎的越冬。
6、搞好病虫害防治。地下害虫可在种植前撒施“812”或敌虫进行防治。地上害虫的防治应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药物残留,保证品质。病害多发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降低湿度。发病初期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及时防治。
适合种植的药材:茯苓、甘草、黄芪、党参、当归、枸杞。
1、茯苓。茯苓作为一味中药,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出现。它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功效广泛,种植起来操作简单,技术要求门槛低,适应性也非常强。
2、甘草。甘草为常用大宗药材,药食兼用品种。甘草国之药老,有“十方九草”之美誉之称。甘草大多数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3、黄芪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
4、党参喜温和凉爽气候,耐寒,根部能在土壤中露地越冬。幼苗喜潮湿、荫蔽、怕强光。播种后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后缺水可大批死亡。高温易引起烂根,大苗至成株喜阳光充足。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
5、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杠板归为蓼科植物贯叶蓼干燥的地上部分。也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前景也是不错的。
6、枸杞种植简单,生命力顽强,适合环境恶劣的地方种植,所以农民可以有效利用荒地、瘠薄土地来种植,既可以产生收益,又能保护环境,而且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