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兰性强健,很少有虫害,多见有炭疽病、赤斑病等真菌性病害的感染。
对炭疽病的防治:主要侵染韭兰的叶片。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在叶尖或边缘出现1~3毫米大小不等的退绿或浅**病斑,逐渐扩大并转为赭红色或红褐色,病斑边缘不整齐。随后,叶片从上到下陆续出现病斑,出现较早的病斑有时连成一片,叶片也从上到下逐渐干枯。①改善栽培技术,长势较密时应适当清疏,切忌浇水过多,少施氮肥适当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保持园圃通风透光使植株硬朗,增强抗病能力增强植株对炭疽病的抵抗力。②每年在冬季和夏季各清园一次。清园时,可将韭兰地上叶片全部剪除,仅剩1~2厘米叶基即可,同时将地面残叶、杂草等清除干净,然后松土、施肥、喷药,这样可大大减少病菌数量。③合理使用农药,40%凯乐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赛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雷米托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三唑酮高渗乳油400倍液,对韭兰炭疽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降低韭兰炭疽病对农药的抗药性,以上农药应轮流使用。
对赤斑病的防治:主要侵害叶片。叶上最初形成针尖大小的小红点,其后逐渐扩大成0.5~3.0毫米×0.2~1.0毫米近长梭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深红色小斑,后期合并成不规则大斑。当病斑环割叶片时,病斑上部叶片枯死,重病株整株发红枯死。①引种移栽韭兰时尽量选无病种苗。②花坛要加强管理,适时施肥,保证植株旺盛生长,增强抗病力。③药剂防治,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一、购买农药时首先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过期失效的农药不能购买和使用。
二、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要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
三、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要有专人保管。
四、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不准用于喷雾。
五、在农药使用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严禁用手拌药。如包衣种子进行手撒或点种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能用作口粮或饲料。
六、施药前仔细检查药械开关、接头、喷头,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七、盛过农药的包装物品,不准用于盛粮食、油、酒、水等食品和饲料,要集中处理。
八、凡体弱多病者、患皮肤病及其他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哺乳期、孕期、经期的妇女、皮肤损伤未愈者不能施药。
九、施药人员在施药期间不得饮酒,施药时要佩戴防毒口罩,穿长袖上衣、长裤和鞋袜,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酒、吃东西,被农药污染的衣服要及时换洗。
十、施药人员每天施药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两人轮流操作。连续施药3―5天后应休息一天。施药过程中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换掉污染的衣服,并漱口,冲洗手、脸和其他暴露部位,及时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