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魏荫茶业向复旦大学捐赠一吨铁观音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5:38:12
字号:

5月16日讯 ?上海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希望安溪的茶叶到达复旦大学以后,能为复旦大学的师生们带去绿色、带去健康。?5月13日上午9时许,在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正组织员工将一吨总价值60余万元铁观音茶叶搬运上车。据了解,这辆装载茶乡人民心意的运输车从魏荫名茶有限公司出发,将直达上海复旦大学。

安溪:魏荫茶业向复旦大学捐赠一吨铁观音茶

 ?去年,复旦大学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团曾在安溪乡贤孙燕华的带领下,到 安溪县 考察红色基因、乡村振兴情况,也专门到魏荫名茶了解茶产业及茶文化发展历程,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次我们虽不在上海,却一直通过新闻及网络等关注上海疫情动态。?魏月德说,茶叶是安溪的一张名片,且茶叶能提供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健康饮品,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给在疫情期间的复旦大学的师生们送去健康,他特意挑选了铁观音陈香型特色咸茶。

 据介绍,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茶认证。现发展为集茶业种植、加工、销售、科研、茶文化传播和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茶企。早在此前,魏荫名茶便曾多次捐赠铁观音助力抗疫。

 ?疫情让很多上海人错过了春天最美的时光,此次捐赠,希望能向上海送去我们茶企的温暖心意,向团结抗疫的复旦师生致敬,让复旦大学的师生们一扫疫情的阴霾,也希望能助力共同抗疫,实现早日?清零?。?魏月德告诉记者。?(陈和俐)

中国茶城网消息 小寺庙里一块不起眼的石碑,却见证了安溪铁观音茶叶200多年的种植史。近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泉州普查人员慧眼识珠,在安溪县剑斗镇发现了这块清朝乾隆年间的石碑,揭开了一段茶叶种植不同寻常的身世。

在当地山上一座供奉清水祖师的寺庙左厢,普查队员们发现了一块高2.3米、宽1.1米、厚0.45米且保存完整的石碑,石碑上的刻字已经有些模糊。经过对碑文的辨识和抄录摄像后,泉州市博物馆的吴艺娟主任表示,石碑的落款处透露出立碑时间是乾隆五年,即公元1740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碑文记载大致内容是,这座寺庙原本已经因为战乱荒废,康熙戊戌年(1718年),有一个禅师从永春到此重建寺庙。碑文中“租茶竹等项重修岩”,介绍说禅师在这种植茶和竹,卖钱后修缮寺庙。

在石碑的左半边六行共300多字的碑文中,则道出寺庙拥有近3顷,包括茶园在内的各种田地。而根据《安溪县志》的记载,清雍正三年前后安溪人发明了铁观音。那么这块碑文提到的茶叶,年代与此记载较为接近,又说明什么呢?

对此,吴艺娟认为,这块石碑是目前安溪县茶叶种植史上有较早明确纪年的实物资料。石碑的发现还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清水祖师、马氏真仙等民间信仰传播的见证;第二,它明确记载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闽南一带特别是安溪县的物价、地价、田租等数据,是最真实的社会经济史材料,有助于文史专家们对当时闽南社会形态的全方位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29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