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灌以来的40多年中,灌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截止2003年渠首累计引水量75.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530万亩次,累计增产粮食99.2亿公斤,提供商品粮30亿公斤,皮棉1.85亿公斤,发挥了排灌结合,旱涝保收的作用。根据对灌区调查和灌溉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灌区农业增产效益的水利分摊系数为0.45,1963年到2003年,灌区累计水利投资静态总效益68.03亿元,交口抽渭灌区因此荣获“全国先进灌区”,部一级管理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由水利工程直接提供的效益称直接效益,如灌溉增产的农产品等。由直接效益所引发的效益称间接效益或次生效益,如有了灌溉增产的农产品就可以发展加工工业以获得新的收益。但要注意很多间接效益,需要另外的投入(如办农产品加工厂)才能获得。
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
可用产品或货币表示的效益称有形效益,如可提供的电力、水量等;很难用数量指标表示的称无形效益,如提供电力对文化、卫生的作用等。
正效益和负效益
可获得的各种收益为正效益,造成损失或带来不良影响的称为负效益。
修建水利工程与无水利工程相比较在开发治理目标方面分别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和分别称为防洪效益、除涝效益、灌溉效益、城镇供水效益、水力发电效益、航道改善效益、水质改善效益、水库养殖效益和水利旅游效益。有的水利工程具有上述一项效益。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则具有上述多项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