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5:01:50
字号:

中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不是坎儿井,而是都江堰。

中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什么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

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蜀志》),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 天府之国。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扩展资料: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参考资料:

都江堰-百度百科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们分别分布在哪,接下来我来细说。

首先就是第一个天宝陂。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坝体长216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的旧坝,采用浇灌铁汁的方式加固坝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时隔许久,天宝陂依然灌溉着下游1.9万亩耕地。

其次龙首渠 。龙首渠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汉武帝时期的龙首渠,创造性地采用了?井渠法?施工,解决了穿越铁镰山3.5公里隧洞施工的难题,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它经过历朝改建扩建,目前,龙首渠引洛灌区工程由大坝、灌排渠系及配套设施组成,分设洛东、洛西两大系统,灌溉面积上亿亩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之后就是白沙溪。白沙溪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公元27年,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达27.8万亩。 近年来,有关地方乡镇党委政府一直坚持白沙溪水治理和对白沙古堰的维护。历经岁月洗礼,仍完好无损,并正常持续地发挥其历史功能。?

最后就是桑园 。它位于佛山市南海和顺德境内的桑园围始建于宋代,逐步形成中国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成为岭南水乡地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历经多年风雨洗礼,桑园围至今仍保障当地的灌溉供水和防洪排涝安全。?

每一处遗迹的产生都离不开前人的劳动成果,我们作为后人要保护好前人的财产,也要好好利用,不去大肆破坏,这样也就会有更好的生活,也就有更好的保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2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