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甲弹头农药是一种新型高效半杀虫剂,主要成分是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DG。它通过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信息传递而使虫体麻痹死亡,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作物不易造成药害,对天敌无害,对卵、幼虫、蛹、成虫各个虫态均有作用,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广谱性、低残留等特点。
金甲弹头农药的使用方法是将10克的农药兑30斤左右的水,按照10:30的比例进行喷洒。建议在傍晚或无风的天气进行喷洒,以避免药剂蒸发或随风飘散,影响药效。同时,喷洒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需要注意的是,金甲弹头农药是针对不同害虫的专用农药,使用时要根据不同的害虫选择合适的药剂。此外,农药使用时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以免产生药害或降低药效。如有疑问或需要更多帮助,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当地农资店的工作人员。
微生物农药的建议
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不能混配。
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混配容易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最容易导致农药失效,绝大多数农药都是酸性的,极少数农药是碱性的,常使用的有氢氧化铜、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石硫合剂等。
二次稀释后混合对于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建议二次稀释后再混合,一般悬浮剂特别是油悬浮剂也可以稀释后再混合,这样有利于将制剂充分稀释溶解。混合两种药剂时,一般也是先让一种药剂加水配置后,再加入另外一种药剂,不建议两种药剂一起混入稀释。
不同制剂混用要注意理由:某些不同的制剂混合后会出现絮状物、大量沉淀、分层、浮油等现象,导致减效、失效,还会引起药害!
可湿性粉剂举例:如有机磷类的可湿性粉剂与其他类别农药的可湿性粉剂混用,会导致悬浮率降低。可湿性粉剂与乳油混用,有时会出现“破乳”现象。可湿性粉剂与有些肥料混用,也会产生絮状物质。
乳油举例:部分水剂(如乙烯利、杀虫双等)与一般乳油混用后,有时会出现“破乳”现象。嘧菌酯不能与乳油状物质混用。乳油与某些肥料混用后,有时也会出现乳化性状。
在农药混用时应注意浓度的计算,不能搞错有的人把1000倍的甲药与1000倍的乙药分别配好后再混合一起,当作1000的甲、乙药使用,其实混合后甲、乙两种农药的稀释倍数已不是l000倍,而是2000倍了,应该在配成1000倍所需用的水量中包括1份甲药和1份乙药。如:50公斤水加50克甲药和50克乙药,则为1000倍的甲、乙混合药。
相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混合使用例如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均为病原真菌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制成的混剂30%爱苗悬浮剂是利用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在速效性上的互补性而配制的;多菌灵和乙霉威均为病原真菌有丝分裂抑制剂,影响有丝分裂所必需的纺锤丝中微管蛋白的合成,多菌灵+乙霉威配制成的50%万霉灵可湿性粉剂是利用多菌灵与乙霉威之间存在着负交互抗性关系而配制的。相对以上两种情况,这类混剂的使用比较少见。
1、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微生物农药研究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确保食物安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维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
此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农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发展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微生物农药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微生物农药。
2、强化基础研究,加大研究力度
发展微生物农药,政府必须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首先应建立省级微生物农药研究基地或工程中心,组成一支微生物农药科研队伍,围绕当前生产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生物防治的研究,系统筛选高效菌株,建立优化的发酵、增殖生产工艺和规范的生产质量标准,组建配套的田间实用技术;其次要加强微生物农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可根据其作用位点和活性中心反推导,指导菌种选育,更新剂型,合成新农药的先导化合物,创制新农药。
3、加速微生物农药产业化进程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在立项的同时就应考虑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微生物农药产品,将要进入市场,因此,应着重对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加工、产品质量、环境行为等一系列问题开展研究,提高微生物农药商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政府应制定向微生物农药产业化倾斜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单位直接参与项目研究,使企业成为微生物农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地,促进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
4、微生物农药的开发与无公害生产建设相结
合 微生物农药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必须的生产资料,因此应该将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在广泛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围绕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主题,结合我省无公害农业对植物保护研究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微生物农药,使微生物农药及其配套使用技术在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十五”期间加速我省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附:中国无残留农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种以昆虫病毒为主的专门防治茶叶害虫的纯“活体微生物农药”,日前被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实现批量生产,开始在全国有机茶基地推广使用,这标志着中国无残留农药应用这一高科技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种最新研制的纯“活体微生物农药”被命名为“武大绿洲茶园”,是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中一项生物高新技术成果。它是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导使用的最有毒力和最安全的昆虫杆状病毒与其它微生物复合而成。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病毒研究所和湖北武大绿洲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研制的“武大绿洲茶园”,是以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为主与其它微生物复合而成,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生物杀虫剂。这也是目前国内外首例通过国家鉴定并可直接用于有机茶大面积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卷叶蛾三大害虫的纯生物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