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给果树施肥的正确方式,下次别再做错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4:50:35
字号:

你好:

如何正确的给果树施肥的正确方式,下次别再做错了

1、环状沟施肥法。在树冠外围挖一条30~40厘米宽、15~45厘米深的环形沟,然后将表土与基肥混合施入,此法适于幼龄果树园。

2、放射状施肥法。在距树干1米远的地方,挖6~8条放射状沟,沟宽30~60厘米,深15~45厘米,长度达树干外缘。将肥料施入沟中后覆土。此法适于成龄果园。

3、条状沟施肥法。在果树行间或株间,挖1~2条宽50厘米、深40~50厘米的长条形沟,然后施肥覆土。此法适于成龄果园。

4、穴施法。在直径1米以外的树下,均匀挖10~20个深40~50厘米的、上口为30厘米、底部为10厘米的锥形穴。穴内填枯枝烂叶,用塑料布盖口,追肥、浇水均在穴内。此法适用于保水保肥力差的沙地果园。

5、土壤打眼施肥法。在树冠下用钻打眼,将稀释好的肥料灌入洞眼内,让肥水慢慢渗透。此法适于密植区果园和干旱区的成龄果园。

6、全园施肥法。将肥料均匀撒施全园,翻肥入土,深度以25厘米为宜。此法适用于根系满园的成龄树或密植型果园。

7、以水带肥法。在地膜覆盖的幼树园,可先将化肥溶解到水中,然后随灌溉水一起施入。

8、间作施肥法。在果树行间间作红苕、豌豆、黄花、苜蓿、蚕豆、绿豆、黄豆等植物,适时深翻压青,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此法对幼龄或成龄果园均有良好的效果。

9、根外(叶面)施肥法。当发现果树有轻微的营养失调症状时,可采取树体喷洒液肥的方法,根据树种、树龄、生长期、肥料种类确定喷洒液肥的浓度,一般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

10、树干钻眼施肥法。在树干基部钻3个深孔,用高压注射机将果树所需要的肥液直接注入树体内,此法适于药肥的施用或矫正果树缺铁素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方法一:

沿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穴,每株树挖8-12个穴,穴深20-30厘米。肥料必须与土混匀后填入穴中。这种方法适宜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追肥时使用。

方法二:

以树冠垂直投影外缘为沟长的中心,以树杆为轴,每株树呈放射形挖4-6条沟,沟长60-80厘米;沟宽呈楔形,里窄外宽,里宽20厘米,外宽40厘米;沟底部呈斜坡,里浅外深,里深20-30厘米,外深40-50厘米。春季追肥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三:

以树杆为中心,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环形沟。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秋季施底肥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四:

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与树行同方向挖条形沟。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施肥时,先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回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通过挖沟,既能将肥料施入深层土壤中,又有利于肥料效果的发挥,还能使挖沟部位的土壤疏松。

随着树冠扩大,挖沟部位逐年外扩,果园大面积土壤结构得到改善。这种施肥方法适宜在秋季施底肥时采用。

植物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而产量高低是由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营养元素所决定的。这就是李比希于1855年提出的最小养分律。有人把它叫做“木桶定律”。其内涵包括以下三点:

(1)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

(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3)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最小养分律给我们的启示是施肥要有针对性;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它可以是大量元素,也可能是中、微量元素;当旧的最小养分解决后,还会出现新的最小养分。所以,最小养分律是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合理施肥

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合理配合、互相促进有机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则。

有机肥料一般氮少磷多,和氮肥配合一般有良好反应,和磷肥配合,就要影响磷肥效果。因此,除土壤特别缺磷,有机肥用量又少可以施用少量磷肥外,一般情况下,有机肥和磷肥最好分别施在不同田块,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2、因土施磷、看地定量

土壤有效磷在20-40PpM之间,是较缺磷土壤。施磷肥对夏播作物效果不稳定,秋播作物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增产10-20%,甚至更高一些。这大都是当季未施有机肥料,或有机肥料量不多,或年年施用有机肥料而复种指数高,水分供应充分,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多的中等肥力田块。 在这类土壤上,一般亩施30斤过磷酸钙即可,且一定要配合氮肥。

土壤有效磷在40PPM以上,属磷素丰富的土壤,施磷增产不明显。这都是年年施用大量有机肥料的肥地,可不施磷肥。 对播期偏晚的回茬小麦,施磷显著增产,要特别注意施用。

3、掌握关键、适期施氮

基肥、种肥和追肥是施肥的三大环节。有机肥和磷肥应当以基肥和种肥为主;氮肥应当把基肥、种肥、追肥结合起来,掌握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氮肥的作用。

4、深施肥料、保肥增效

“肥料施进土,一亩顶二亩”。肥料深施,能减少损失,提高肥效。

铵态氮肥,尤其是碳酸氢核和氨水,容易挥发损失,更应深施。其它氮肥品种,也应深施。深施可使氮肥被泥土覆盖,防止挥发;铵可被土壤吸附,淋失也很少;肥料分布在根系附近,便于作物吸收。稻田深施,可使铵态氮处于缺氧环境,防止变成硝酸而淋失,或变成氮气挥发掉。

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科学施肥,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2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