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是一项超级水利工程,由两千年前的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工程总的原理就是“筑坝分水,修渠引水”。
都江堰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级的灌溉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时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绿色水利枢纽工程。
李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堰、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三大主体部分组成,成功解决了江水分流、控制进水量和自动排沙的问题。此后两千多年,都江堰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和航行的作用,保障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为蜀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李冰也因其功绩,名垂青史。
都江堰的三大主体部分
1、鱼嘴
鱼嘴是一道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能以一座不能移动的分水堤自由地调节水流,实在是巧夺天工。鱼嘴的主要作用是四六分洪,这是指洪水季节,外江带走六成江水,内江带走剩下的四成江水,枯水季节则相反。
2、宝瓶口
宝瓶口是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之一,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海拔720米。内江水从这里流入成都平原后,经过密如蜘蛛网的支流水系,以扇形扩散开,灌溉着海拔较低的川西平原。宝瓶口就是这些水系的总开关,严格控制着进入平原的水量,对巴蜀地区的灌溉、防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飞沙堰
飞沙堰只有枯水季节才能看到,是一道普通的沙石滩,是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之一,连接着一条通往外江的排洪渠,上距鱼嘴700米,下距宝瓶口200米。岷江水经鱼嘴流入内江,水势往南急转,直扑飞沙堰,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和底层水,飞沙堰能够巧妙的将这些沙石泄入外江,多余的水量也会从飞沙堰上方溢出。这就是飞沙堰的“正面引水,侧面排沙”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