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4:10:34
字号:

桑葚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桑椹拉丁名:Fructus Mori是桑科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果实,椭圆形,长1—3厘米,表面不平滑。不过桑椹要怎么种植呢?以下就是我整理的桑葚的种植技术,希望对你有用。

 桑椹的介绍

桑葚在新疆很多,主要是南疆,有黑桑,白桑,又大又甜,一般夏天出桑子,六七月的时候最多,一般路边就有卖的,越小的县城越多,这东西不能放,一放就出汁,所以不大运出去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白藜芦醇、花青素等成份,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活血,滋阴补阳,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乾,大便干结等症。

 桑椹的种植技术

压条繁殖法:在桑地间作绿豆、大豆作绿肥、以蚕粪肥桑、桑树剪伐等栽培技术,都对蚕桑的生产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桑葚喜温暖溼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4~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

种子繁殖:采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溼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小时,放溼砂中贮藏催芽,经常保持溼润,待种皮破裂露自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20cm×30cm开沟,沟深1cm,每1hm2用种量7.5~15kg。覆土。约经10日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嫁接繁殖:袋接法,于嫁接前20日,剪接穗,溼砂贮藏,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套接。

压条繁殖: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定型后通过修剪、疏芽、摘心,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干桑、高干桑、乔木桑等不同型别。

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芽萌生新条,几年后在修伐处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枝留芽修剪法等。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蛴、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为害。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中国收集储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

 桑椹的价值

桑椹,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乌椹等,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桑椹嫩时色青,味酸,老熟时色紫黑,多汁,味甜。成熟的桑椹果营养丰富,每100克桑椹含水分81.8克,蛋白质1.8克,脂肪0.3克。纤维素4.9克,碳水化合物10克,灰分1.2克,胡萝卜素3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6毫克,维生素 E6.95毫克,钾33毫克,锌0.27毫克,铜0.08毫克,硒4.8微克。此外,还含有鞣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脂肪酸等。其脂肪主要为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和少量辛酸、壬酸、癸酸、肉豆蔻酸、亚麻酸等。中医学认为桑椹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息风,具有主治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耳鸣、便秘盗汗、瘰疬、关节不利等病症。

桑葚有改善面板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面板 *** 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葚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桑葚对脾脏有增重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 *** 肠蠕动及解除燥热。祖国医学认为,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

 桑椹的品种

1、白蜡皮:果实重2克左右,果色白中透亮,好象涂有一层蜡质,因此得名,果实含糖量14-15%,味甜可口,5月中旬开始成熟。

2、格鲁诱2号:果实重3克左右,长筒形,紫黑色,果汁鲜艳,果味酸甜;5月中旬开始成熟,熟期1个月左右。

3、“大十”:果实重3—3.5克,最大果重8.2克,紫黑色,无籽,果汁丰富,果味酸甜清爽,含糖量12%以上,5月中旬开始成熟。

4、国森优选2号:果实重5克以上,最大果重12克,扁平形,紫黑色,糖酸比适度,适合加工。6月初开始成熟。

5、国森优选1号:果实重2.5克以上,长筒形型,紫黑色,果味酸甜可口,含糖量11—13%。5月下旬开始成熟,成熟期25天。

6、红果2号:果实重3.0克,紫黑色,果味酸甜爽口,5月底6月初开始成熟,成熟期30天。

7、白玉王:果实重4—5克,最大果重10克,长筒形,乳白色,汁多,甜味浓,含糖量高,五5月下旬成熟,成熟期30天左右。

8、和田2号:果实重1.7克左右,长筒形或近椭圆形,顶部红色,其他部分乳白色,果汁多,味甜。6月上旬成熟。

9、和田3号:果实为卵圆形,上半部红色,下半部玉白色,果汁多,甜味稍淡。6月初成熟。

10、伊朗黑:果实重2.6克,最大果重4.2克;长卵圆形,紫黑色,稍弯曲,果味甜酸。5月底至6月中旬成熟。

11、圣树1号:果实重3-4克,最大果重5克;紫黑色,果味酸甜适口。5月底成熟。

12、圣树2号:果实重3-4克,果味酸甜适口。5月底至6月初成熟。

13、圣树3号:果实重2克,紫黑色,果味甜,含糖量高,适于酿酒。5月中旬成熟。

14、圣树4号:果实重1-2克,乳白色带红色,果味甜,含糖量高,适于酿酒。5月下旬成熟。

15、圣反1号:果实重3-4克,紫色,果味酸甜。

16、圣反2号:果实重3-4克,果味偏酸。

17、龙桑:果实小而密,紫红色,6月初成熟,采摘期一个月。

果桑以其果叶兼用、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生津止渴,祛病强身的多种功效。每当春夏之交桑椹成熟之时,正是水果淡季,鲜美的桑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桑椹还能被加工成果汁饮料、果冻、果酱、桑椹干、桑椹酒等特色产品,桑叶可用来养蚕、还可以做桑叶茶、桑叶菜、桑叶面、药品、饲料等,果桑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1)选地与定植

虽然果桑的适应性强,无论栽植在黄绵土、沙壤土或壤土上,都能健康生长,但是要尽量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有一定排灌条件,并远离有毒气体和粉尘污染的地块或丘陵山区缓坡地栽植,所栽地块要集中连片,以便管理。常栽植的果桑品种有无核大十(图1)、红果一号(图2)、红果二号(图3)、白玉王(图4)等优良品种。红果系列是以榨汁为主的品种,特点是产量高、抗逆性强、枝条直立性和稳果性好。无核大十是鲜食与榨汁兼用品种,其无核、早熟产量高、出汁率高。栽植品种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无论栽植哪个品种,都必须配置5%~10%的雄株作授粉树。桑园行向可依据地块方位决定,尽量以南北向为好。栽植密度每亩一般应控制在200~300株。土壤质地好的行距2.5米,株距1.5米,亩栽200株左右,丘陵山区行距2.0米,株距1.0~1.2米,亩栽300株左右。果桑到盛产期每亩年平均可产桑果1000~1500千克、产桑叶1000千克。

图1无核大十

图2红果1号

图3红果2号

图4白玉王

(2)树形培养

最好采用中低干树形。采用低干树形的,第一年春季在树液流动前,将苗木离地面20~25厘米高处剪定主干;采用中干的离地面25~35厘米剪定主干。往后每年高度向上增加20厘米,分别剪定第一层支干和第二层支干,三年完成目的树形(图5)。每株第一层支干保持2~4根,第二层保持4~6根。应注意的是,在树形培养期间,前两年应采用春伐剪定。如果为了多收桑果而采用夏伐,对培养树形和桑园丰产不利。第三年起开始采用夏伐,往后每年在第三年开剪处进行夏伐,逐渐形成桑拳。

图5目的树形

(3)果桑护理

1)正确修枝。果桑结果主要靠上年夏伐后培养的枝条。应在每年冬季对倒伏枝条及枯桩病枝进行剪伐。另外,果桑可通过不同季节的剪伐来调节产果与产叶的比例,如果要以采叶为主,采用春伐,即可增加产叶量,减少产果量。坡地连年夏伐树势若有衰败现象,也可采用春伐方式养树1~2年,然后再夏伐产果。

2)合理疏芽(叶)。合理疏芽、采叶,是为了集中养分、通风透光,使桑树结构更完善。疏芽在春伐或夏伐过后新芽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按照每个桑拳留1~2芽,每株留10~15个芽的要求,保留位置适当的健壮芽,疏除弱小多余芽。在春季桑果快成熟时,还应将枝条中、下部密集桑叶适当摘除,以加强通风透光,增加桑果糖度。疏芽和摘叶都可结合养蚕用叶进行。

3)适时剪梢。剪梢是为了充分集中养分,提高桑果的产量和质量。剪梢时只剪去枝条顶端10~20厘米长的嫩梢部分,时间应在桑树落叶后的11月下旬至1月上旬进行,过早容易发生冬芽秋发现象。

4)适量采叶。以产果为主的桑园,春季和晚秋二季都可采叶养蚕,但每次采叶都不能过量,因为叶片是桑树制造养分的重要器官。春蚕饲养,应在桑果采摘一半时收蚁(开始养蚕),特别是晚秋蚕结束,枝条上应保持有10片桑叶,否则对来年产果影响很大。

5)加强防病。目前发现的果桑病害主要是菌核病。感染菌核病的桑果变白脱落,菌核在地面及浅层土壤越冬,当春季果桑开花时,露出地表的真菌孢子便随风飘扬,感染桑花,后在桑果中繁殖成菌核,使果实坏死。防治方法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春季发现有染病变白的桑果就立即摘除,不让其落地,并将病果远离桑园挖坑集中深埋,埋后盖土踏实。第二步是次年在桑花开放之前,用70%(质量分数,后同)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桑树和桑园表土1~2次。第三步在桑花盛开时对桑树枝干和园地表土再用上述药液喷洒1~2次。喷药应在晴天进行,尽量使药液雾化,避免直射桑花。通过这几个步骤,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应注意采果前15天内不能打药。

6)加强防虫。在冬季桑树落叶后,将桑园中的残叶、杂草等收集起来作为堆肥可消灭大量潜伏在落叶、杂草中过冬的病、虫,修剪桑树,刮剪除虫卵,药杀枝干害虫,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春季在3月初人工捕杀桑尺蠖幼虫(图6);褐绒金龟子多的地区可在傍晚金龟子出土后逐枝打落捕杀。

图6桑尺蠖

夏伐后1~2天内在树桩上立即喷90%敌百虫乳剂1000倍液或30%菊酯类药物30000倍液,防治桑象虫危害桑芽。

6—8月人工捕杀桑天牛成虫(图7)。

图7桑天牛

7)及时防冻。果桑中的早生品种(如无核大十),春季发芽期间若遇霜冻,极易形成冻害,一是可采取烟熏驱霜的办法进行预防。具体方法是,在春季获悉可能发生霜冻的早晨3∶00—4∶00,在桑园上风头或园地四周和地间空隙处,微火燃烧几堆杂草生烟,即可起到驱霜的作用,但杂草燃烧时要防止烤坏桑树。二是在霜冻的前一天对桑园进行灌溉,同样可起到减轻晚霜冻害的作用。

(4)科学施肥

应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合理搭配肥料的种类和数量,以促使桑果色、味俱佳,稳产高产。

1)勤施春肥。春季以复合肥为主,第一次在萌芽前10天左右,每亩施复合肥30千克,最好是在离树干30厘米处的一侧行间开沟施肥,沟深20厘米,施后覆土。第二次在结果初期,每亩再施复合肥20~30千克。

2)多施夏肥。夏季桑树生长快,土壤中的肥力消耗大,应多施速效肥。夏肥一般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夏伐后,随即每亩施人粪尿1000千克和复合肥50千克;第二次在7月上旬进行,每亩施复合肥30千克。

3)早施秋肥。秋肥应在8月下旬,最迟在9月上旬施用,每亩施复合肥20~30千克,撒施、穴施均可。施秋肥不能过迟,过迟会使枝条木质化程度降低,不利越冬。

4)重施冬肥。冬季在桑树休眠期施肥,主要以迟效性肥料为主,每亩可施猪粪或鸡粪1000~1500千克或有机肥100千克,并结合桑园冬耕翻入土中,肥效能持续几年。冬季施用农家肥,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提高桑果的品质,还能增强桑园的持续丰产能力,因此应重点施足。

(5)及时采收

一般桑椹于5月上旬成熟,当桑椹刚刚由红变黑(白色品种果梗由青绿变黄白),且晶莹明亮时表明桑椹已成熟,应及时于清晨采收,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破表皮,先用竹篮或小塑料盒盛装,再装入塑料箱或纸箱,一般每箱重5~10千克,即可运往市场销售。也可组织游人自行采摘。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2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