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粒沙质地适合种植什么牧草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4:09:00
字号:

1、改良盐碱地、盐荒、碱荒我国各省区都有大面积盐碱地荒芜需治理,用来发展草食动物。最优先选择朝牧1号稗子,耐低湿、盐碱,又耐瘠薄、耐干旱,植株高大,株高可达2米以上,亩产优质鲜草5000公斤以上,在pH9.8,盐渍度0.4%—0.6%条件下仍可生长良好。其次是沙打旺、苜蓿、籽粒苋、甜高粱、碱茅、碱谷等可在中度轻度盐碱地生长良好。

大粒沙质地适合种植什么牧草

2、培肥地力最好种植豆科牧草,如草木犀、苜蓿、沙打旺、三叶草、田菁、抹食豆、山野豌豆等。

3、防风固沙最好种植沙打旺、胡枝子、柠条、沙棘子、苜蓿、草木犀、香花槐等。

4、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最好种植香花槐、小冠花、红豆草、菊苣、串叶松香草、籽粒苋、观赏苋等,这些牧草灌木花色艳丽,花期长又可发展养蜂等。

更多信息见附件

青皮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青皮甘蔗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青皮甘蔗种植技术

 蔗苗和宿根:田间甘蔗种植不由种子开始,一般都直接种植蔗苗。蔗苗来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茎,因为蔗节上会长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茎,分切成一段段双芽苗,然後平植或斜植。近来为了节省人工,也有采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时,在将要采收的原料茎的梢头上,采取二支双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开工期,只能用于春植或一期糊仔。其它还有分--切离苗及各种侧芽苗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宿根方法,就是当原料甘蔗采收时,不挖蔗头,采收後再经过切头、开根、排土、施肥即可。

 植期:甘蔗生长期主要受气温和品种影响,在台湾大约 14 ~ 18 个月,不过宿根的可以缩短,只需要 12 个月。生长期不足的甘蔗,不只产量低,而且糖度也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为种植适期,因为制糖开工期从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够生长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後采收来配合。

 间作:幼蔗生长缓慢,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这时可以间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长,赶在蔗--长大之前收获完毕,以增加土地收益。但有个条件需要遵守,就是间作的作物不能对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响。适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类、玉米、西红柿、大蒜、马铃薯、瓜子西瓜等。

 糊仔甘蔗:在轮作制度中,通常是一期新植,接著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後又回到新植。而在末期水稻未收获前,把新植甘蔗种植在水稻株间糊状泥土中,称为糊仔甘蔗。它的优点是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可使後作甘蔗提早种植,还可节省整地筑畦等作业费用。和第一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和第二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绿肥:预备秋新植的蔗田,可以利用前作收获後的休闲时间播植绿肥,而在种蔗前犁翻入土,以供应土壤中的有机肥。常用的绿肥作物有太阳麻、田菁和虎爪豆等。

 青皮甘蔗种植栽培技术

 一、适时下种

 冬植蔗的植期依据下种顺序的先后分为早冬植、中冬植和晚冬植。早冬植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下种,这时的气温较高,在雨季结束较晚的蔗区,土壤含水量尚高,对扎根萌发有利,但萌动出的幼苗易受霜冻,栽培上要施足基肥,特别是农家肥,注意防旱保水,防止低温霜冻危害;中冬植一般在12月中旬至1月上旬下种,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种苗萌根、萌芽出土经历的时间最长,萌芽率低,易造成缺苗断垄,除在气温较高的蔗区外,一般很难保证萌芽成苗;在1月中下旬下种的晚冬植蔗,气温虽然还较低,但离春晓来临的时间较快,受病虫危害的机会也较少,仍可利用地温先扎根,气温一回升,便能迅速萌发生长,保证出苗。

 二、选地与整地

 为了保温保湿,冬植蔗的选地条件比春植、秋植要求高,最好选择有灌溉条件而又不积水、向阳、地势平坦、保水能力强的地块。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

 三、砍种下种

 由于冬植蔗下种时正在低温干旱的季节,对种苗质量要求高。砍种时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蔗种。蔗种一般砍成2?3芽,由于萌发时间较长,一般凤梨病较春秋植蔗严重,砍后的种苗最好采用5%?8%石灰水蘸种,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消毒。

 在旱地上要深沟抢墒下种,下种时现开深植沟达板土层,深30?35厘米,沟底宽20?30厘米,沟底要清平,保证下种质量。冬植蔗的下种量一般要比春植蔗多10%?20%,以保证基本苗。同时,下种后至萌发成苗经历的旱季长,易受白蚁等地下害虫危害,特别是新开荒的蔗田危害严重,要结合施基肥拌药防治。下种后为保温防旱,采用地膜覆盖。

 由于冬植蔗的植期提前,田间管理的各项管理措施要以?早?字为中心。

 ①早查缺补苗,确保冬植蔗齐苗全苗。

 ②早施肥、中耕除草。冬植蔗在萌发盛期后即进入分蘖期,在分蘖期到来前要及早施分蘖肥,促进早分蘖,多分蘖,提高分蘖的成茎率。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在大培土中施攻茎肥。生长中后期补施壮尾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2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