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控制
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按照每40亩设置一盏杀虫灯的标准,在4月初至7月底,每天开灯诱虫,以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
2.黄、蓝板诱杀技术。黄板主要用于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的防治,蓝板主要用于蓟马和种蝇的防治。插板时间在害虫始发期。每亩黄、蓝板15~20块,插板要高于作物高度。
生物防治
1.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灌根防治韭蛆等。
2.用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
3.用武夷菌素、多抗霉素防治叶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等。
4.用新植霉素防治性病害。
5.用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白粉病等。
6.用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苦参碱防治蚜虫、粉虱、莱青虫等。
化学防治
1.防治韭菜根蛆:48%毒死蜱乳油,350毫升/亩随水漫灌;或40%辛硫磷乳油,1000毫升/亩随水漫灌。
2.防治菜蚜:用吡虫啉1~2克/亩或除虫菊素l.8~2.7克/亩、氯氟氰菊酯有效成分1~2克/亩、苦参碱有0.4~1.2克/亩,在发生初期喷雾防治,7天后如蚜量仍大可再喷一次。
3.防治烟粉虱:用吡虫啉2克/亩或联苯菊酯0.75克/亩于始盛发期喷雾防治。
4.防治甜莱夜娥: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000~1500倍液防治。一般应从害虫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同时喷药要均匀细致,做到上翻下扣,四面打透。由于该虫抗药性极强,要注意交替轮换使用杀虫机理不同的杀虫剂。
5.防治小菜蛾:用甲氨基阿维菌素0.15~0.25克/亩或氯氰菊酯1000~3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1000~3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700倍液、25%毒死蜱1000倍液等喷雾。
怎样使用生物杀虫剂防治小菜蛾?
也称为花椰菜、花椰菜、花椰菜或花椰菜。受人们欢迎的蔬菜,味道新鲜,营养高,药用价值高。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也具有抗癌功效,平均营养价值和防病作用远远优于其他蔬菜。墓上骑兵:育苗最好选择无病虫害和新疆。如果使用老土,就要特别注意对抗顽症、急冷病、东方、蚯蚓等的预防治疗。用营养块培育树苗,进行落地作业,10 苗床使用70%大三锰锌30 ~ 40克,10%氯氟化碳油40 ~ 50克或12%毒蛇非油40 ~ 50克混合水,若药土均匀混合,膜闷。
大战期间:1.白粉:发病初期用50%乙烯基吗啉800 ~ 1000倍液或25%吡唑西林酯预防。2.灰霉病和菌核病:发病期间使用40%二菌。用真菌炫富剂或20%李均、多菌灵、炫富剂1500 ~ 2000倍液、或75%白菌清预防。3.黑木耳:黑木耳也称为黑斑病,可以用20%苯醚甲环乳剂1000 ~ 1500倍液、75%白菌清加湿粉600 ~ 700倍液、或50%帕海因加湿粉1000倍液喷雾预防。忠海:1.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对其他菜虫置之不理,利用黑光灯或汤水液诱成虫。
全作收获后,要及时处理残端或立即耕种,消除大量补充。药剂预防要掌握低龄幼虫性勃起,以5.2%为父亲。要用高氯、3.2%甲鼻炎氯氟化物或5%阿维菌素预防喷雾。2.蔬菜青虫:用10%的忠吉尼特里尔、10%高效氯氟化碳酯或苏云金菌悬浮剂预防。3.螨虫:用5%的乙醛、20%的苎麻等预防。4.小老虎:早春清除菜园周围的杂草,防止成虫产卵是关键,还可以用黑光灯、汤水液或毒饵引诱成虫减少充血。也可以用作50%的新黄油1500 ~ 2000倍的液体灌溉。
小菜蛾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幼虫可钻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稍大即啃食叶的表皮及叶肉,残留一面表皮,形成透明斑,农民称为开天窗。三、四龄幼虫食叶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菜叶被吃成网状,蔬菜的经济价值大大降低。蔬菜苗期此虫常聚集于心叶为害,影响白菜、甘蓝等蔬菜的包心。另外,它还取食嫩茎、幼荚和籽粒,对油菜和留种菜也造成很大威胁。防治小菜蛾的生物杀虫剂主要有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等。
(1)阿维菌素阿维菌素不同制剂的含量和剂型很多。如0.5%阿维菌素乳油,登记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3~6克,使用剂量为每亩40~80毫升;1.8%阿维菌素乳油,登记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6.75~10.8克,使用剂量为每亩25~40毫升制剂。(2)苦参碱剂型为0.5%苦参碱水剂,登记使用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4.5~6.75克,折合成制剂量为每亩60~90毫升。使用时应注意:①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②可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适当增加用药量;③在害虫发生初期,虫龄较小时用药,效果更佳。(3)印楝素使用0.3%印楝素乳油,登记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2.25~4.5克,折合成制剂量为每亩50~100毫升。使用时应注意:①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②由于印楝素速效性不强,但持效期长,保苗和控制效果更明显,因此,在使用中施药间隔期不少于7天,请勿像使用一般杀虫剂一样3、5天施1次。(4)小菜蛾颗粒体病毒使用40亿病毒粒子/克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每亩150~200克制剂,常规喷雾。(5)苏云金杆菌(Bt)制剂使用16000国际单位/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每亩30~70克制剂,常规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