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幼苗杀虫打吡虫啉或者氯氰菊酯农药。
玉米幼苗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和蚜虫等,要及时用吡虫啉、氯氰菊酯等进行化学防治。玉蜀黍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对病虫害要进行针对性防治,做到早防早治。可以进行药剂拌种和玉蜀黍种子包衣,这样不仅可以防治病虫害,还可以促进玉蜀黍苗的健壮生长。
玉米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大小班病、锈病、茎腐病等,要及时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三唑酮喷雾防治。当出现病菌后,玉米植株上会有明显危害现象。
因此,种植人员要重视植株生长状况,及时关注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变化。病害不仅影响植株生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病害防治中,农药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度使用农药,会对植物生长及后期人类食用造成危害。因此,在施用农药时,需要提前掌握农药用量。
玉米幼苗的田间管理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里吸取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由于根系发达,对于土壤条件要求不是很高,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力。种植玉蜀黍一般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
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可以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这种种植方式一般在土壤肥力及灌溉条件较好地区优先推广。种植密度一般以每亩3000到3500株为宜,耐密品种的种植密度更大些,可以达到每亩4500到5000株。种植方式不同,密度也不相同。
机械播种行距一般60到70厘米,人工播种行距大部分50到60厘米,也可以采用大小垄或宽窄行种植。增加种植密度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要求选择耐密性好的品种,同时需要相应地增施肥料和采用平衡配方施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玉蜀黍
玉米都需要打什么农药
一、注意温湿度对除草剂的影响
药效发挥好不好与气温和空气湿度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在气温相对较高的上午、中午和下午喷药,由于气温高、光照强,药液挥发快,影响除草的效果,建议大家选择在傍晚打药,这时外界温度相对较低,湿度较大,有利于植物吸收药液,保证除草效果。
大部分除草剂的杀草速度及除草效果,受土壤墒情的影响很大。用药前后土壤干旱,除草效果会明显降低。玉米播种后,为保证出苗,一般要进行浇水灌溉,浇水后2~3天土壤较为湿润时,正是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期,菜农要抓住时机。
二、注意不同除草剂的使用时期
苗前除草剂主要为酰胺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或复配除草剂,喷洒除草剂时要使用足量的水,使土壤表面均匀着药,形成药土层,这样防治的效果较好。
对于苗后除草剂,可以在玉米3~5片叶时喷药,杂草2~4叶期全田喷雾,这时玉米抗性较强,药效发挥最佳。但是在玉米6~8叶进入小喇叭口期以后,喷施除草剂应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棵子上,防止药液灌心引起药害。8叶期以后尽量不要再使用除草剂。
三、与杀虫剂混用应注意安全
除草剂最好单用,尤其是有机磷类的杀虫剂,在除草剂使用前后7天都不应使用。除草剂可与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合使用,但也要注意避免影响药效或产生药害。
四、避免除草剂飘散为害
蔬菜对于玉米除草剂较为敏感,严重的会造成蔬菜绝收。所以,在蔬菜区周围使用除草剂时,应注意选择无风天气喷药,或者将喷头带罩,防止药液飘散。使用除草剂前,尤其是在有风天气下,应提醒周围菜农将大棚通风口关闭,防止药液进棚,喷完药后再打开通风口。还要提醒菜农注意,除草剂使用后喷壶不要带进棚室清洗,清洗用水不要倒在水沟等地,防止药害发生。
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甲酰氨基嘧磺隆、土壤封闭处理剂莠去津等除草剂等农药产品都是玉米常用的,它们的具体情况农药网小编介绍如下。那么,玉米使用农药你知道多少?
一些玉米农药使用常识:玉米田常用的土壤封闭处理剂莠去津等除草剂,甜糯玉米品种和部分饲料玉米品种对它们也敏感,用药后容易产生药害,生产上需要注意。
一般大面积玉米生产应用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和甲酰氨基嘧磺隆,一般只适用于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玉米,不推荐用于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及各类型自交系玉米;玉米对烟嘧磺隆有较好的耐药性,在玉米2叶期前和6叶期后施用这些除草剂容易产生农药药害,可能出现暂时褪绿或轻微的发育迟缓症状,但一般能迅速恢复而且不引起减产。在干旱条件下施药,加1%植物油型助剂可提高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