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农药污染与中毒
我国农药中毒高发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落后,保管不严、配制不当、任意滥用、操作不善、防护不良。因此,预防的重点是:
1、改革农药生产工艺,特别是出料、包装实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2、严格实施农药安全使用规程
(1)配药、拌种要有专用工具和容器,配制浓度确当,防止污染环境;
(2)喷药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喷药工具有专人保管和维修,防止堵塞、渗漏;
(3)合理使用农药。剧毒农药不得用于成熟期的食用作物及果树治虫。食用作物或果树使用农药应严格规定使用期限。严禁滥用农药;
3、农药实行专业管理和严格保管,防止滥用;
4、加强个人防护与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二)接触人群中毒筛检
1、对农药中毒高危人群,如农药厂农药出料、包装工,检修工;农忙季节农药配制、施药人员,以血液胆碱酯酶作为筛检指标,定期进行农药中毒筛检。
2、对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等急性中毒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以神经-肌电图进行筛检。早期发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防止或减少农药残留,途径有哪些?
1.在使用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或新品种农药前,必须了解这类农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中毒的表现等;
2.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
3.要有专人保管,切勿与粮食、蔬菜、瓜果、工具、化肥等混放在一起;
4.尽量避免农药沾染皮肤,配药、拌种时必须戴口罩、手套,并用工具搅拌;施药时穿长袖衣、长裤;皮肤上溅到农药时,立即用碱水或肥皂水洗净;施药后要换衣、洗澡、冼净手脚再休息和饮食。施药时不吃东西,不吸烟,不喝茶,不讲话,不用手擦眼揩脸;
5.施药前仔细检查药械开关、接头、喷头,喷药过程中发生堵塞时,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6.每次施药后,剩余药液及器具不可乱倒乱放。平时要加强对喷雾器等设施药具的维修、保管;
7.施药人员在施药期间不得饮酒,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酒、吃东西,被农药污染的衣服要及时换洗;
8.施药人员每天施药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两人轮流操作。连续施药3~5天后应休息一天;
9.喷洒剧毒农药更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穿长袖衣及长裤,戴口罩、塑胶手套、防护眼镜。手臂皮肤暴露部位涂些肥皂,形成一层保护膜。施药结束后,工具要用5%的草木灰水浸泡4~5小时,口罩、衣服也要用肥皂或草灰水冼净;
10.一定要掌握最后一次在果、蔬菜食用物上施药至收获的间隔时间。把农药残留量控制在最低浓度,以保证食用安全。
尽量减少使用杀虫剂。选择抗病品种是控制病虫害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返回的工厂中或多或少存在农药残留。你可以先在水中浇水,然后在自来水下清洗蔬菜,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农药残留。在炎热的夏天或播种前很久,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使用洗米水来减少农药残留中毒。一般来说,植物可以用热水清洗或煮沸,这样可以减少农药残留。
注意用洗涤剂清洗蔬菜。冬季深耕可杀灭部分细菌和昆虫,减少农药残留合理使用农药。对症用药:根据ME65288型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农药产品; 抓住病虫草害最关键的时期和薄弱环节,及时使用农药,包括以下几点:使用完全分解的农药可以净化鸡蛋,农药残留在作物表面,水果和蔬菜可以去污。例如,农药残留的污染也可以通过接触、清洁和其他方法减少或消除。
可以对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区域的农药残留进行去污处理。例如,农药残留的污染也可以通过暴露、清洁和其他方法来减少或消除。钾肥在作物生长中起到什么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应避免农药或有毒代谢物的过量残留,它可能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选择抗病和昆虫品种是控制昆虫疾病和瘟疫以及规定农药使用范围的最经济的方法。
根据化学性质和农药毒性,禁止在某些作物中使用剧毒、剧毒和长效杀虫剂。例如,用于控制水果害虫的辛硫磷,应在水果收获前30天使用,以避免农药残留。大多数容易产生农药残留的农药是接触性农药。这种杀虫剂只会附着在植物的一部分上。移除这些容易残留的部件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