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谷适合种植大棚蔬菜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3:41:35
字号:

甘肃甘谷适合种植大棚蔬菜,甘肃甘谷县反季节蔬菜为菜农带来经济效益。

甘肃甘谷适合种植大棚蔬菜吗

十二五”期间,全县科技增粮成效显著,农业支柱产业规模效益同步提升,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扶贫攻坚纵深推进,全县实现了农业质量效益和品牌建设加快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显现、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突破、农业重大项目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和土地整理项目加快建设“五个加快”,以及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夏粮总产“三个增长”的良好局面。

甘肃瓜州如何让荒滩变废为宝?

设施农业简介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关键技术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覆盖材料,做到寒冷季节高透明高保温;夏季能够降温防苔;能够将太阳光无用光波转变为适应光合需要的光波;良好的防尘抗污功能等。它根据不同的种养品种需要设计成不同设施类型,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 设施园艺按技术类别一般分为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四类。国际上塑料农膜占整个覆盖面的97%,我国占到98%,其他为玻璃/PC板覆盖。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是引进国外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并具备人工升温温、光照、通风和喷灌设施,可进行立体种植,属于现代化大型温室。但是不仅没有普及开来,高成本甚至难以实现商业运营。另一条道路是我国农技推广部门推动农膜生产企业和农民联手,从塑料大棚和拱棚开始,逐渐发展为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形成快速发展,形成总面积达到其他国家总和的5倍以上。在辽阔的大地上种养了品种最全的设施种养成果。其优点在于采光时间长,抗风和抗逆能力强,主要制约因素是建造成本过高。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玻璃/PC板连栋温室在防抗台风等自然灾害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塑料连栋温室以钢架结构为主,主要用于种植蔬菜、瓜果和普通花卉等。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具有防雨、抗风等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其缺点与玻璃/PC板连栋温室相似,一次性投资大,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高。一般作为玻璃/PC板连栋温室的替代品,更多用于现代设施农业的示范和推广。②日光温室的优点有采光性和保温性能好、取材方便、造价适中、节能效果明显,适合小型机械作业。天津市推广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其采光、保温及蓄热性能很好,便于机械作业,其缺点在于环境的调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主要种植蔬菜、瓜果及花卉等。青海省比较普遍的多为日光节能温室,辽宁省也将发展日光温室作为该省设施农业的重要类型,甘肃、新疆、山西和山东日光温室分布比较广泛。③塑料大棚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温室,农户易于接受,塑料大棚以其内部结构用料不同,分为竹木结构、全竹结构、钢竹混合结构、钢管(焊接)结构、钢管装配结构以及水泥结构等。总体来说,塑料大棚造价比日光温室要低,安装拆卸简便,通风透光效果好,使用年限较长,主要用于果蔬瓜类的栽培和种植。其缺点是棚内立柱过多,不宜进行机械化操作,防灾能力弱,一般不用它做越冬生产。④小拱棚(遮阳棚)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投资少,作业方便,管理非常省事。其缺点是不宜使用各种装备设施的应用,并且劳动强度大,抗灾能力差,增产效果不显著。主要用于种植蔬菜、瓜果和食用菌等。

随着蔬菜农药残留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安全型温室建设成为无毒农业、设施农业、蔬菜标准园建设的核心设施。使用这种设施可以生产出没有农药污染的蔬菜瓜果,是今后设施农业重点发展的对象。

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①水产养殖按技术分类有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网箱养殖具有节省土地、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效益高和机动灵活等优点。安徽的水产养殖较多使用的是网箱和增氧机。广西农民主要是采用网箱养殖的方式。天津推广适合本地发展的池塘水底铺膜养殖技术,解决了池塘清淤的问题,减少了水的流失。上海提出了“实用型水产大棚温室”的构想,采取简易的低成本的保温、增氧、净水等措施,解决了部分名贵鱼类越冬难题。陆基水产养殖也是上海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方式,但是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较难被养殖场(户)接受。②在畜牧养殖方面,大型养殖场或养殖试验示范基地的养殖设施主要是开放(敞)式和有窗式,封闭式养殖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开放(敞)式养殖设备造价低,通风透气,可节约能源。有窗式养殖优点是可为畜、禽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投资比较大。安徽、山东等省以开放式养殖和有窗式养殖为主,封闭式相对较少;青海设施养殖中绝大多数为有窗式畜棚。贵州目前的养殖设施主要是用于猪、牛、羊、禽养殖的各种圈舍,以有窗式为主,开敞式占有少部分,密闭式的圈舍比较少。黑龙江养殖设施以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养牛和养猪场为主,主要采用有窗式、开放式圈舍。河南省设施养殖以密闭式设施为主。甘肃养殖主要以暖棚圈养为主,采取规模化暖棚圈养,实行秋冬季温棚开窗养殖、春夏季开放(敞)式养殖的方式。

自2008年开始,随着动物疫病的不断增加和疫苗难防问题的日益严重,随着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发现以及空间电场防疫自动技术的发明,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的建设就成为集约化畜牧业的建设重点。 在水产养殖方面,设施养殖更多地集中在育苗方面。增氧、实时灭菌、促生长等技术装备多集中在育苗室。其中对水产养殖效益影响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水体的实时灭菌消毒,介导鱼礁水分微电解灭菌消毒技术装备在育苗池内的防病效果理想,以介导鱼礁水分微电解灭菌消毒技术、空间电场空气净化防疫技术设施为核心设计的环境安全型育苗场正在试验示范,其成熟的技术成果将对水产养殖业产生重大影响。

甘肃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土地沙化严重、盐碱度高、农作物产量低。多年来,当地政府和民众一直在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兴产业。

2018年,瓜州县西湖镇结合民众发展新兴产业缺资金、缺技术、农村秸秆多等情况,引进浙江龙泉客商,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2条年产黑木耳1000万袋菌棒生产线和占地1000亩的生产基地。

“以前麦草、碎木头到处乱放,丢了可惜,用之无处。谁也没想到,这些东西还能做生产黑木耳的菌棒。这都多亏了合作社聘请浙江木耳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向我们提供的技术指导,才可以‘变废为宝’。菌棒用完之后还能返回到农田当肥料,做到了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再利用。此外,黑木耳种植便于管理、劳动强度小、成本低,很适合基础薄弱的当地发展。在试种过程中,瓜州黑木耳品质优良,获得了业界的认可。”李国成笑着说。

向阳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民众以土地入股,按照每年每亩700元的标准向农户发放保底分红。并与民众按照每公斤50元的保底标准签定了订单种植合同,全部销售到浙江、山东、日本、韩国等海内外地区,预计到年底每棚可增加收入4万元,亩均收入将达到7万元。

面对新鲜事物,民众有点担心。村民何军说:“我们家5口人,以前生活只能指望田里收成,很辛苦。后来听说合作社引进技术种植黑木耳,并在种植技术和收购上都有保障,这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我用自己的6亩土地搭建了10个大棚,如果今年木耳收成好,预计就有40万元的收入,这真的是‘黑色致富花’。”

截至目前,向阳村已搭建钢架大棚110座。在大力探索农村精准扶贫新途径的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扶贫政策,协调落实免担保无抵押低息贷款,引导贫困民众大力发展木耳产业,全乡18名贫困群众与合作社达成了种植收购协议,搭建大棚18座,预计到年底每户可实现收入4万元,有效增强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挥了资源聚集效应,拓宽了民众增收致富渠道。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20533.html